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维生素D常常与骨骼健康紧密相连。当人们提及补充维生素D时,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等骨骼相关疾病。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维生素D在心血管健康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浮出水面,这不禁让人重新审视它的价值。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2024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权威分析,整合了全球99项高质量临床试验数据,涉及17656名受试者。这项研究首次系统地证实了维生素D对心血管代谢指标具有全面改善作用,比如血压调控、血脂优化、血糖管理等。



血压的稳定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要知道,高血压可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每日补充332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持续3个月以上,可使收缩压(高压)下降2.04mmHg,这一效果等同于每天减少3克盐摄入所带来的降压作用;舒张压(低压)降低3.00mmHg,接近减重5公斤所产生的降压效果。由此可见,补充维生素D或许能成为一种非药物干预血压的有效手段。血脂异常同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可使总胆固醇降低0.12mmol/L,并且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下降更为显著。这充分表明维生素D在调节血脂代谢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研究显示,补充维生素D可使空腹血糖降低0.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0.09%,相当于将糖尿病风险降低5%。这说明维生素D在改善血糖代谢、预防糖尿病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人体可以通过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合成维生素D,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维生素D才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源于其多靶点的作用机制。1. 血管内皮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维生素D能够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而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它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从而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2. 炎症调控: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 α等促炎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对血管壁的损伤,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3.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血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以调节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降低血压波动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4. 胰岛素敏感性提升: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维生素D可以激活胰腺β细胞的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补充维生素D时,可以选择常见的维生素D种类,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分别是麦角钙化醇和胆钙化醇。尽管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在化学构造和生理功能上有所区别,但研究显示,无论是维生素D2还是维生素D3,在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方面效果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有些专业机构倾向于推荐使用维生素D2作为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优选,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就提出,维生素D2可能比维生素D3更为安全。维生素D2软胶囊作为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补充产品,所有人群均可放心使用,为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如果有心脑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可以在遵医嘱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补充维生素D。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