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近日,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科普栏目,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本次邀请的专家是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方珍菲,她将揭开哮喘家族的神秘面纱,从特殊类型到高发人群,从识别误区到科学防治,助您认清这些“不走寻常路”的哮喘,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呼吸健康!
哮喘,大家都不陌生,典型表现就是反复喘息、气短、胸闷、咳嗽。在《说文解字》里,“哮” 最初形容鸟的短促叫声,后引申为喘息声;“喘” 则解释为呼吸急促。而哮喘家族里,除了典型哮喘,还有一些特殊成员,就像隐藏在暗处的 “变身怪兽”,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一、哮喘家族的特殊成员
1.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里的“伪装者”
咳嗽变异性哮喘堪称哮喘里的“伪装高手”,平时不喘不咳,却让人咳个不停,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常在夜间或凌晨出现咳嗽,让人睡不着觉。遇到冷空气、油烟、异味等时,咳嗽还会加剧。
2.咳嗽优势型哮喘:咳嗽背后的“真凶”
咳嗽优势型哮喘有点像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升级版”,表现为慢性咳嗽,还会偶尔喘息,让人呼吸困难,而且会让患者肺功能悄悄下降。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咳嗽特别敏感,就像它的“警报器”,一点刺激就能让它咳嗽不停。
3.胸闷变异性哮喘:以胸闷示人的“隐秘者”
胸闷变异性哮喘如同“隐秘者”,不喘不咳,胸闷是它的主要甚至是唯一表现,很容易被误认为心脏问题。但是,它有个明显的“弱点” —— 气流受限,通过一些检查如肺功能检测,医生就可以发现胸闷变异性哮喘。
4.隐匿性哮喘:哮喘里的“潜伏者”
隐匿性哮喘就像一个“潜伏者”,患者没有反复发作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的表现,让人完全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气道已经出现了炎症,变得特别敏感。只有少数患者能自愈,随访发现有 14%—58% 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5.真菌致敏性哮喘:真菌引发的“哮喘风暴”
某些真菌如曲霉属、白色念珠菌就像“导火索”,一旦进入身体,就会引发一场 “哮喘风暴”。治疗这个风暴,首先得把真菌“赶出去”,脱离真菌致敏环境。然后,用规范的抗哮喘药物来控制炎症。
6.药物诱发性哮喘:药物引起的“意外哮喘”
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抗生素和某些生物制剂等,患者服用数分钟到数小时后,就可能突然喘不过气,还伴有发绀、结膜充血、大汗淋漓、端坐呼吸、烦躁不安或者咳嗽等表现。
7.妊娠期和围月经期哮喘:女性特殊时期的“哮喘挑战”
妊娠期哮喘是指女性妊娠期间出现的哮喘 。大约4%至8%的孕妇会遭遇这一问题,尤其对于年龄较大、肥胖、吸烟或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孕妇,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合并哮喘的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如先兆子痫、早产、围产期死亡、婴儿低出生体重、宫内生长受限、先天性畸形等的风险更高。围月经性哮喘也很“调皮”,急性发作与其月经周期密切有关,在月经周期经前或经期出现周期性发作或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加重,而经期后逐渐缓解。
8.哮喘合并慢阻肺病:双重特征的“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哮喘合并慢阻肺病,同时存在哮喘和慢阻肺的表现:咳嗽、咳痰、气喘、持续呼吸困难等,病情更严重,预后也更差。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慢阻肺患者,用了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或者 FeNO 增高、痰里有嗜酸粒细胞,再加上有哮喘病史,就要考虑哮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了。
二、哮喘的预防
哮喘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预防,减少发作?
1.应正确认识规范治疗哮喘的重要性,增强自我监测,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定期随访。
2.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接触:避免过敏原暴露是哮喘预防的关键 。花粉季节时外出应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勤洗床套被褥;对猫毛狗毛过敏者不养宠物。
3.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常见的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 NSAID 药物。
4.避免污染物暴露:烟草以及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细颗粒物等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物会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加重哮喘症状。
5.避免社会心理压力:妊娠期或产后早期的母亲压力及社会环境可能导致儿童哮喘风险增加。
6.饮食营养:母乳喂养能降低儿童喘息发生率,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儿童喘息的发生。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黄骞文
制图 / 蔡嵩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