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自西向东流经‌11个省,沿途留下无数美景。

这其中,就在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原星子县)紫阳堤南二里的鄱阳湖中心,有一个中国最具神秘色彩的湖中奇观之一。



这就是落星墩,这座面积仅1800平方米,高程21.8米的的小石岛,在湖水涨落间演绎着“沧海桑田”的奇景,历史传说与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堪称长江流域的“水文奇观活化石”。



据《水经注》记载,早在北魏时期,就有关于落星墩的记载,称 “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

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宋初在其上建亭院,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亭台楼阁。



然而历经沧桑,大部分建筑残存无已,但依然是江西省庐山市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建。

民间传说相传古时天降灾星,坠落鄱阳湖中,引发滔天洪水。高僧慧远见此情景,在星子山设坛诵经七七四十九日,最终将灾星点化为岛,平息了水患。后人为纪念此事,在岛上建寺供奉,取名 “落星寺”。



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证明了,落星墩奇景的出现,由来已久,更是为这里增添了更多神奇色彩。

由于鄱阳湖的湖水涨落,落星墩也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

夏季丰水期:湖水漫过岛基,仅余七级古塔与禅院的飞檐浮出水面,宛如一座遗世独立的 “水中楼阁”,与远处的五老峰隔湖相望,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秋冬枯水期:湖水退去,落星墩全貌显现,岛周裸露的湖床化为茵茵绿洲,游人可徒步登岛,触摸沉积岩上湖水冲刷的纹路,感受千年时光的刻痕。清晨薄雾缭绕时,古塔剪影与远处庐山群峰相映成趣;黄昏时分,夕阳将湖面染成鎏金,塔身倒影如一笔水墨,勾勒出 “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意境。



自驾:导航至 “庐山市气象局” 挨着鄱阳湖大道的位置,路边有车位。

公共交通:从九江客运站坐车到庐山客运站,最早一班 6:30,约 30 分钟一趟,到了庐山客运站后再打车过去(3 公里)。注意庐山客运站回九江最晚时间是 17:50。



游玩建议:穿浅色宽松衣服拍照更出片,草海里有些泥泞,最好穿运动鞋。携带防蚊虫喷剂。提前了解天气,晴天更适合拍照。



落星墩是鄱阳湖4000年水文变迁的立体年鉴,枯水期的草原、丰水期的孤岛、花季的绚烂、鸟季的灵动,构成中国最富戏剧性的水体景观。



建议选择秋季前往,一次性解锁蓼子花海、湖底遗迹、候鸟迁徙三重奇观,在长江与鄱阳湖的交响中,感受“水落星出”的天地大美。(图片来源:中国庐山发布、九江发布、当代江西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