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毛主席身着中山装、精神抖擞地站在话筒前,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正式成立!

而这时,在城楼上,有一位女士泪流满面,她听着毛主席激昂的话语,心里不禁思潮澎湃:鸿昌你看到了吗,你为之骄傲的中国人终于从此站了起来。

这位女士就是胡红霞,革命烈士吉鸿昌的遗孀,曾经认识她的人,看到她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心里不禁发出疑问,吉鸿昌牺牲后,她不是因为孩子丢失急火攻心疯掉了吗?



胡红霞既然出现在城楼上,事情当然不是人们表面看到的那样。

那么吉鸿昌是如何牺牲的?他死后家里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做官不许发财的吉鸿昌,以做中国人为荣

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出生于河南扶沟县一个小镇,他父亲是镇上一家茶馆老板,说是老板,但茶馆小,生意又不大好。



所以吉鸿昌家境并不富裕,他从小就开始为家里干活,常给父亲吉茂松打下手。

吉鸿昌好打不平,无论有人欺负自己、还是欺辱弱小,他都挺身而出和人针锋相对。

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是一个打架好手,这也因此惹得吉茂松发火,常常抡着扁担追得吉鸿昌满街跑。

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吕潭镇很多人都知道有个叫“扁担楞”的吉鸿昌,但只在家乡做个“扁担楞”,为穷人打抱不平,显然不是吉鸿昌所向往的。

从知道岳飞等人的故事起,他心里一直就对他们佩服有加,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1913年秋,冯玉祥的部队在堰城招兵,吉鸿昌决定投军从戎,他瞒着家里,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普通士兵。



吉鸿昌在部队里果敢正直、勤勤恳恳,在战场上从不畏惧,骁勇善战。

“吉大胆”之名让冯玉祥另眼相看,对吉鸿昌加以特别培训,很快,吉鸿昌从学兵升为连长,不久,又升为营长。

1920年,得知父亲重病的吉鸿昌疾速赶回家中,看到病床上憔悴的父亲,吉鸿昌不禁流下了泪水。

父亲吉茂松看见吉鸿昌,面现笑容,缓缓撑着坐了起来,对他说道:

“我儿不必难过,生老病死,世之常情,你为人正直,作战勇敢我比较放心,但有一件事,我要特别向你说明。”



“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吉鸿昌伸手扶住父亲,哽咽着答道。

吉茂松看着吉鸿昌郑重告诉他:

“你现在是营长,大小也是个官了,但要记住当官不是发财,要清正廉明,要多为老百姓考虑,为他们做好事,做官不许发财,你要牢记这一点,你做到了为父才能死而瞑目!”

吉鸿昌对着父亲深深地点了点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

含泪拜别父亲的吉鸿昌,把父亲吉茂松的话语深深记在心间。

回到部队,吉鸿昌写下“做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要求一家窑瓷厂烧制一批瓷碗,每个碗上都要刻下这几个字。



碗制作好后,他集合自己手下全体官兵,亲自把制好的瓷碗一个个发给他们。

在队伍前,他对所有官兵大声说道:

“我发给大家这个瓷碗,不仅是勉励你们,也是请诸位监督我,我吉鸿昌在此宣誓,虽为长官,但绝不欺压老百姓,掠取民财!做官即不许发财,是家父的教诲,我绝不敢忘。”

自此,“作官即不许发财”成了吉鸿昌一生的座右铭,吉鸿昌怀揣着刻字的细瓷茶碗一路走南闯北,并切身实践着他的誓言。

吉鸿昌生活朴素,经常和战士同吃同住,积攒的积蓄常常拿出来用于各种公益活动。

1921年,吉鸿昌回到家乡,走访父老乡亲时,发现很多孩子都没有学上。



他拿出自己多年以来的工资,投资筹办了吕北初级小学,这就是后来曾被称为 “豫东第一校”的河南名校。

学校正式开学时,吉鸿昌还定下了一条规矩:家贫子弟,免费上学。

吉鸿昌的官越做越大,从团长、旅长、师长直至军长,他却没有任何官架子,喜欢和老百姓混在一处,部队每到一地,他都极力约束手下部队不得扰民。

1926年,吉鸿昌堂侄儿吉星兰勾引了一位良家妇女,还把对方的丈夫和母亲毒杀致死。

虽然证据确凿,当地官员不得已将其收监,但因为吉鸿昌的关系,无人敢审,后来得知这一消息的吉鸿昌,回到家乡,把吉星兰从监狱提出,亲自将其枪决于镇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陷入日军手中。



九一八事变

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2路军总指挥的吉鸿昌,极力主张抗日,但却被蒋介石派去“围剿” 鄂豫皖苏区。

吉鸿昌从心底里不愿自己人打自己人,对上峰的“剿共”命令“阳奉阴违”,蒋介石发现后,解除了吉鸿昌的兵权,逼迫他到国外“考察实业”。

在国外考察这段时间,不仅让吉鸿昌眼界大开,还有一件事让吉鸿昌深受触动。

在美国期间,有一次,他想把衣物邮寄回国内,来到邮局,当地职员竟然告诉他,吉鸿昌说的地址不清不楚,甚至说中国这个国家都没听过。

吉鸿昌很是生气,当时就要和职员理论,陪同人员赶紧把他拉到一边,说道:

“中国人在国外不受待见,你可以告诉他们自己是日本人。”



吉鸿昌(影视剧形象)

我为什么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吉鸿昌更生气了:

“ 你认为做一个中国人是丢脸,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无上光荣!”

回到旅馆房间,吉鸿昌找服务员要来一块木片,做了个木牌,挥笔写下“我是中国人”五个大字。

又低头想了想,怕外国人不明白,他还在下面写上翻译后的英文,这块木牌,他每到一处都会戴在胸前,出入各种宴会和公众场合。

死也要坐着死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爆发,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吉鸿昌得知后,立即中断考察,回到天津。



一二八事件

吉鸿昌之前在“围剿”鄂豫皖苏区时,已经对共产党有所了解,苏区那种官民上下齐心、军民团结一致的景象,让他发现了心中的理想社会。

而日军侵华后,中共积极主张抗日的信念,更加强了他进一步靠近共产党的决心。

在中共华北局地下党的介绍下,吉鸿昌于当年4月,在北平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党指示下,吉鸿昌联络冯玉祥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同盟军通电全国,主张成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吉鸿昌还变卖家产,为抗日武装筹购武器弹药。

任前敌总指挥的吉鸿昌,带领同盟军向日军主动进攻,陆续将日军赶出宝昌、沽源、多伦等地,收复了察哈尔省全境。



吉鸿昌(影视剧形象)

这一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振奋了人心,却让对日妥协的蒋介石感到了不满。

为了对付同盟军,蒋介石不但逼走了冯玉祥,还联同日军向同盟军进攻,在前后夹击,又无援军的情况下,同盟军最终宣告失败。

失败后的吉鸿昌并没有妥协,他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他的家也成了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被同志们称为“红楼”,他联络国民党内部有心抗日的人,坚定他们的信念,为促成统一战线积极的努力。

吉鸿昌的抗日救亡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让定下“攘外必须安内”政策的蒋介石极为恼怒,他视吉鸿昌为眼中钉,命令手下特务务必尽快除掉吉鸿昌。



1934年11月9日夜间,吉鸿昌在法租界一饭店内秘密召开会议,当时与会的还有任应歧、李干三、刘少南三人,他们对外宣称来此打麻将。

然而,不知道什么人走漏了消息,特务盯上了这里,特务事先安排了一个少年,在楼道里玩皮球。

一段时间后,饭店服务员敲门进房间加开水,少年看准门开的瞬间,把球扔进了屋里,随后,少年借机找球进屋打探情况。

吉鸿昌几人并没有对踢球的少年起疑心,他们送走少年,关上门继续开会。

突然,房间的门被猛烈撞开,两个特务闯了进来,对着吉鸿昌所坐位置连续开枪。

令特务们想不到的是,吉鸿昌他们在少年走后人员座位变动了,这使吉鸿昌躲开了第一波枪击,不幸的是,刘少南却当场死亡。



影视片段

枪声响后,惊动了法国巡捕房人员,他们反应还算迅速,很快抵达现场,特务逃跑,吉鸿昌被捕。

得知消息的蒋介石,立即和法国工部局接洽,引渡吉鸿昌至国民党北平军分会,经过闹剧般的审判,吉鸿昌被判处即时枪决。

11月24日,是吉鸿昌枪决的日子,他找敌人要来了纸和笔,写下了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书中告诉妻子自己是为时代而死,不必悲伤,拜托她好生照料一对儿女。

放下笔,吉鸿昌拿起斗篷,披在肩上,大步走出了监房。

屋外,北风呼啸,寒气逼人,一片片雪花飘落在地上,看着眼前万物银装素裹,吉鸿昌一时诗兴大起,他抬手捡起一根树枝,以雪地为纸,写下了自己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诗:

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扔掉树枝,吉鸿昌朝身旁的刽子手说道:“来,给我搬把椅子!”

刽子手迟疑地看着吉鸿昌,死都要死了,还要椅子做什么?

看刽子手没有反应,吉鸿昌大声喝道:

“我笃志抗日,却没有死在战场上,如今,死了也不能倒下,死了也得坐着!”

有人给他端来了一把椅子,他坐在椅子上,睁大双眼看着刽子手说:

“到我前面来,从正面开枪!共产党员光明正大,死也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开枪的刽子手之前还没有遇到,这么正气凛然的犯人,看着吉鸿昌凛冽的目光,他举枪的手不由晃动起来,枪响后,子单没有正中额头,而是偏向了吉鸿昌的左眼。

后来,吉鸿昌妻子胡红霞给他拍摄遗照,为了使吉鸿昌的遗容更加整洁,特意要求摄影师傅从右侧拍,尽量不拍到左眼。

卖家产葬夫,装疯傻护子

吉鸿昌死后,妻子胡红霞得到消息,匆匆赶来讨要遗体,然而当局却百般刁难,迟迟不肯给她遗体。

“人都已经死了,还不肯给家属遗体,这是何道理!”

胡红霞不肯罢休,一头撞向栏杆,头破血流的她大吵大闹,终于有人出面开口:“想要可以,拿8万块大洋来吧。”



吉鸿昌和胡红霞(影视片段)

八万块大洋,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个年代没有多少人能拿得出来。

面对巨额赎金,有人劝说胡红霞,不要管了,人都已经死了,你还有孩子……

但胡红霞没有听从别人的劝说,她不希望英雄一世的丈夫,死后得不到体面的安葬。

胡红霞变卖了值钱的家产,还把天津的住宅给抵押了,终于凑够了八万块大洋,赎回了吉鸿昌的遗体。

整理遗体时,胡红霞在吉鸿昌贴身衣兜里,发现了一张撕下来的香烟纸片,上面有一行字——“不要厚殓”,胡红霞看着这几个字,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吉鸿昌死后,国民党特务并没有放过他的家人。



国民党特务

他们时刻监视胡红霞,经常有人对她和孩子进行例行询问,还不间断地对胡红霞住家进行搜查,他们期望从胡红霞身上得到地下党的消息,本就失去丈夫的胡红霞再也承受不了这种长期骚扰的压力。

这一天,当特务们敲开胡红霞的家门,突然冲出了一个疯婆子,她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抓着特务们大喊大叫,要他们归还她的儿女,指责他们拐走了孩子。

特务们只得暂时退去,但从那以后,他们就发现胡红霞好像真的变疯了。

她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见人就大喊大叫,问他们知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胡红霞还经常坐在马路上,看着过往的孩子,叫自己孩子的名字。

邻里街坊们议论纷纷,说胡红霞一双儿女走失了,也有人说她的儿女被特务抓去了,他们说好好一个女人,丈夫死了,儿女丢了,纯粹是让特务们给逼疯的。



特务一开始还有点怀疑这些怪事,但时间久了,他们慢慢开始相信了,逐渐放松了对胡红霞的监视,最后甚至十天半月也不来一次了。

一段时间后,当特务们再次来找胡红霞时,却发现她已经不见了。

直至十多年后,人们再次在天安门城楼上看见胡红霞,她那优雅的气质,哪像一个疯子。

原来,胡红霞当时并不是真疯,她为了逃跑,事先把一双儿女送走,再装疯卖傻骗过国民党特务。

离开特务监视的胡红霞,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和一双儿女隐姓埋名,过起了艰苦却自由的生活。

天津解放后,胡红霞欣喜若狂,带着孩子找到了党组织,党组织不仅给她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还给她们调整了房子。



吉鸿昌故居

1949年10月1日,胡红霞作为吉鸿昌的遗孀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

以做中国人为荣的吉鸿昌虽然没有坚持到新中国成立,但他的妻子胡红霞和孩子们却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

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胡红霞在心里默默对丈夫说:

“中国革命胜利了,你没有白白牺牲,你可以安息了。”

参考资料:

1.今日头条:CCTV国家记忆《临刑前,他为何命令特务搬来一把椅子,直面枪口?》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1204514248442383/

2.今日头条:祖国网《抗日英雄吉鸿昌: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27610631430226439/

3.今日头条:宝鸡政法《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后,他的妻儿后来怎样了?》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81255226460865035/

4.中国军网: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http://www.81.cn/yljnt_208627/ylml/J_208639/9270022.html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