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昨天,一个从来不发朋友圈的朋友,在晚上9点的样子,发了条朋友圈。
这句话是他朋友圈配的文案。
文案配图是,一只棕黄色的拉布拉多蜷缩在逼仄的副驾处。
我有将近两年没跟这位朋友联系,如今他有了动静,这倒勾起了我想要联系一下他的欲望。
于是,我便给他发了条问候信息:“好久不见啊!最近忙啥呢?”
隔了差不多十来分钟,对方才回复:“刚在开车。是啊,好久不见。忙着给客户送狗呢。”
后来,在朋友空闲时,我们有来有往聊了好一会儿。
我问他现在做什么工作。
他说他现在主业是跑货拉拉,副业是拍Vlog。
另外,他还兼职卖车险,让我要买车险的时候,就找他。
也就是说,他一个人做了三份活。
当他听到我感慨每个月工资不够用时,他鼓励我也去找两份副业。
我突然意识到,当身边的人开始鼓励你一天打三份工时,苦日子真的来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还有一种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日子还是很苦的无力感。
这是为何?
时代的一粒尘埃: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凭借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后劲的凸显,人口老龄化危机加剧,数量型人口红利增长消失。
之前在《光明理论网》上看到过一篇名为“人口红利转变的新特征”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这样一组数据:人口老龄化加速,总人口抚养比从2011年开始回升,预计将在2035年超过50,理论上数量型人口机会窗口将在10余年后关闭。
由此可见,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这粒时代尘埃正落在个人身上,成为一座大山。
数量型人口红利消失,导致个人就业受影响
很多人不理解,按理说,老龄化加剧,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理论上应该会降低就业竞争,对个人就业应该利好才对。
为什么还会影响个人就业呢?
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奚锡灿的话来说:
“只要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各种摩擦,那么无论是人口红利的消失,还是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都无法让失业彻底消失。”
技能不匹配就是劳动力市场摩擦的表现之一。
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导致传统的制造业岗位减少的同时,出现了很多新兴技术岗。
如果个人技能无法跟新兴技术岗匹配,就会有就业压力。
比如:我们原来是制造业企业的一颗螺丝钉,但是随着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企业裁员,我们就得重新去找工作,找了一圈,发现有很多新技术类的岗位。
然而,我们又不懂这些技术,以至于失去就业竞争力。
所以你看,这不就是一种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曾在某个制造业岗位兢兢业业),但仍然还是有一种无力感的原因。
有人或许会说,“我不在制造业岗位,但还是有这种无力感,怎么说?”
即使你不在制造业岗位,但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你今天赖以生存的工作技能,明天或许就被淘汰了。
也正是因为,时代尘埃“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落在个人身上“就业受影响”,从而使得我们有一种,无论如何努力,日子还是很苦的无力感。
面对苦日子,我们总得继续前行
王阳明曾说:“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
这可以算作是一种面对苦日子的积极的态度。
积极的态度对于过日子,尤其是过苦日子非常重要。
在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看来,积极的态度能拓宽个人的思维和行动范围,从而能够更灵活地应对挑战,而非陷入僵化的消极反应。
然而,只有积极的态度怎么够。
我们还得有具体的方法。
我们虽无力阻挡时代的尘埃(数量型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落在个人头上(影响个人就业);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新的技术,以便适应新兴的技术岗位。
关于这一点,我对华为鸿蒙系统适配手机时,出现的一个印象非常深刻。
2024年10月8日,鸿蒙系统5.0版本开启公测。
不少APP纷纷适配鸿蒙系统。
在这些APP里,我发现有不少APP的开发者是个人而非企业。
并且这些个人开发的APP下载量还不少。
要知道,如果在华为鸿蒙系统上,上架APP,意味着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ArkTS。
所以你看,爱学习的人,总能把握住新的机会。
日子虽苦,却也是我们人生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理应去积极面对!
-The End - 作者-而这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