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在国际事务的舞台上,主权与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国家必须捍卫的核心利益,不容置疑也绝不容侵犯。南海这片广袤而美丽的海域,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其主权的归属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然而,菲律宾却妄图挑战这一事实,企图在南海兴风作浪,瓜分中国的海洋权益,一场正义与挑衅的较量就此展开。

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南海问题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外交发言人曾明确表示,长期以来,南海一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为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广泛接受。这不仅是历史沉淀的客观事实,更是不容置疑的法理依据。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有着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坚实的法理基础作为支撑,是合法且合理的。



铁线礁(资料图)

今年4月中旬,一组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发生了。据《环球时报》记者获取的独家照片显示,中国海警在南海铁线礁实施海上管控,履行着在管辖海域开展巡航、警戒,值守重点岛礁,预防、制止、排除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行为的神圣职责。当时,中国海警执法员登上铁线礁开展岛礁检查,对菲方非法活动进行取证。期间,执法员还展示五星红旗宣示主权,并清理铁线礁上残留的塑料瓶、木棍和其他碎片垃圾。《环球时报》记者从南海研究院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4月24日接受采访时了解到,这一系列行动表明中国海警对固有领土实现了有效管控和定期巡逻,展示了中国依法依规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的负责态度。

菲律宾方面,自2024年以来,多次试图派遣船只前往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岛礁附近海域,对所谓的“人工填岛活动进行监测”。特别是在1月24日,菲律宾3003号和3004号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侵闯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企图非法登礁并进行砂样采集。中国海警船依法对其进行拦阻管制、警告驱离。《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的这两次事件,充分暴露了菲律宾企图侵犯南海权益的野心。



南海(资料图)

美媒也一直在这场南海风波中扮演着不安分的角色,一直对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惴惴不安。在注意到中企接连中标菲律宾风力发电场项目后,美媒更加焦虑。5月5日,美媒《华盛顿邮报》刊文将菲律宾描述为“与中国关系最为紧张的东南亚国家”,报道称,即便存在所谓的“紧张局势”和“国家安全”问题,也没能阻挡菲律宾向中国寻求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因为中国制造的清洁技术远比美欧产品更具竞争力。据中国风电新闻网消息,去年2月,一家中企与总部位于马尼拉的可再生能源公司Alternergy签署两个风电项目风电机组采购协议书,规模共计162MW,采购协议涵盖风电机组的设计、工程、制造和交付,还包括机型额定容量为6.5MW和8MW的组合,以及一份为期10年的服务和维护协议。Alternergy可再生能源公司总裁格里·P·马格巴努阿坦言,中国的报价比欧洲同行低得多。

从法律层面来讲,菲律宾想用国内法对中国“指手画脚”根本行不通。就如去年,菲律宾曾试图通过国内立法把南海的部分主权据为己有,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主权归属需有经得起推敲的历史依据和法理支撑,菲律宾在这方面毫无站得住脚的证据,却依旧在南海搞所谓的“主权声索”。



南海(资料图)

美国和菲律宾清楚正常讲道理占不到便宜,便玩起“不讲理”的把戏,打算借助西方势力,打着国际机构的幌子,强行插手南海事务。他们可能会效仿当年备受瞩目的“南海仲裁案”,让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效仿阿基诺三世,搞“二次仲裁”闹剧。但回顾过去几年,菲律宾在南海向中国发起的挑衅,每次都被中国海警和解放军南部战区严密的防御体系挡了回去。2016年那场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其结果完全是一场闹剧,改变不了南海诸多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也改变不了中方捍卫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与意志。

面对美菲的挑衅,中国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既定战略,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时刻保持警惕。同时,中国海警在距离菲律宾觊觎已久的中业岛不远处的铁线礁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不仅是主权宣示,更加强了在中业岛周边的影响力。中国学界也积极行动,相关智库研究“群岛整体论”等理论,对可能发生的“二次仲裁”进行预判和分析,夯实国际法理基础。

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中国态度坚决、行动果敢。美菲妄图瓜分南海的图谋不过是白日梦,中国既有捍卫主权的强大实力,又有充足的法理依据,必能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南海岛礁之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