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莫迪收到前线印军败报当天,中方也对印度打出一记“反倾销”重拳。
据商务部网站7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我们关注到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可以介绍下相关情况吗?
答: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2024年5月7日,商务部依法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发起反倾销调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商务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调查,广泛听取了各利害关系方意见,充分保障各方权利,客观、公平、公正地得出调查结论,裁定自印度进口的氯氰菊酯存在严重倾销,中国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各印度公司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为48.4%至166.2%。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5月7日起实施反倾销措施,期限5年。
氯氰菊酯是什么?
据商务部介绍,氯氰菊酯主要用于生产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制剂等,广泛应用在农业、卫生等领域,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烟草、玉米、花卉等害虫防治。
这次对印度征收反倾销税,有两个背景:
第一,中印贸易的背景。
近年来,印度的部分商品对华倾销严重,特别明显,特别严重。
从数据来看,2019年至2023年,印度出口中国的氯氰菊酯数量(按吨计)和其占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均出现大幅增加。与2019年相比,2023年其出口数量增长75.79%,市场份额则是从49.25%增长至71.47%。
与此同时,印度大幅压低了氯氰菊酯的价格。2019年,印度出口至中国的氯氰菊酯价格是89675元/吨,2023年是51950元/吨,下降了42.07%。
这导致,中国氯氰菊酯产业的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中国企业不得不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标准定价。
大量、低价的出口造成了损害,这正是倾销的特征。
印度企业不配合调查,对此,商务部多次给出延期、解释说明的机会。可以说,我们仁至义尽。
第二,放在全球应对美国关税的背景来看。
现在,各国正处于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各国都在积累筹码以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就在终裁前,4月21日,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征收12%临时关税。其中,我国是主要征收对象,涉及约10.6亿美元。
当天,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
在访问期间,万斯还提到了美印安全合作以及今年的“四方安全对话”。可见,美印双方当前探讨的议题不仅限于关税,美国在其他领域要求印度明确站队的意图更加明显。
这种种迹象,不得不令人怀疑,个别国家是否要以损害中国利益的方式递交“投名状”?
因此,中方此举,就是要向外界释放信号:我们力求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但若对方执意挑衅或损害我们的利益,我们也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强硬手段,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这次对印度采取反制,就是要告诉印度,不要再执迷不悟。
而对于那些还在观望,有着类似心思的国家,这次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想拿中国的利益当筹码作交换,我们绝不答应,必将采取行动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