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韩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历史上的交往往让人感慨万千。清朝时期,朝鲜还是我国的藩属国,朝贡体系下两国关系紧密得像亲兄弟。可如今,历史的影子早就淡去,韩国已摇身一变,成为经济、科技、军事都不容小觑的现代国家。
2023年,韩国媒体就干了这事儿,高调放话“一旦开战,要打击北京青岛”,
这话一出,网上直接炸了锅。与此同时,韩国商界大佬却跳出来喊话,说“韩国得为后代留条活路”。这事儿听着挺玄乎,到底是咋回事?韩国媒体真敢这么喊,是有底气还是纯粹放炮?商界为啥又唱反调?
先说韩国媒体这句“打击北京青岛”,听着挺吓人,但得弄明白他们为啥敢这么说。这话的背景跟美国搞的“堤丰”导弹系统脱不了干系。
“堤丰”是美国陆军研发的一种中程导弹发射平台,能打“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射程不近,理论上从韩国发射,确实能覆盖我国沿海一些城市,比如北京、青岛、大连这些地方。
但喊归喊,真要动手没那么简单。韩国离咱们太近了,地理位置摆在那儿,真打起来,韩国自己就是前线。首尔离朝鲜才几十公里,战火一烧,韩国本土肯定先遭殃。
【“韩国人的硬气”】
追溯历史,朝鲜曾为中原地区的藩属国,此关系持续至清末方告终结。
朝鲜独立后,初时无韩国。后在美苏扶持下,朝鲜半岛分裂,形成现今的韩国与朝鲜。
韩国独立后,或因昔日地位卑微,常有提升国际形象之念,力求增强国家尊严。
这并非坏事,它标志着主权意识的觉醒。且他们表现优异,90年代初中国尚未崛起时,他们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弱小又敏感的韩国
只不过,韩流虽强,但韩国整体的发展潜力却是有限的。因为天花板摆在那里,韩国不得不服。
众所周知,韩国的面积仅仅只有10万平方公里,几乎跟咱们的浙江省差不多大。
面积小也就算了,关键是韩国的资源还极其匮乏。韩国既没有石油、天然气,也没有铜、铁等矿产资源。可以说,韩国就是一个典型的边陲贫瘠之国。要想像中国那样拥有全产业链,几乎是痴人说梦。
当然了,抛开面积和资源不谈,在主权这方面,韩国也是羸弱不堪。
严格来讲,韩国只能算是一个“半主权国家”。毕竟它的军队战时指挥权,都被美国牢牢掌控在手里。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军队都控制不了,那还叫什么强国?
韩国军力究竟如何?
先来看看韩国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
2024年,韩国的军费预算是42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八。
韩国拥有50多万人的常备军力,以及400多万人的预备役力量。
陆军是韩国人数最多,也是与朝鲜人民军对决的主力部队。
再说国防预算,2023年中国的国防开支是2668.5亿美元,韩国是463亿美元。换算一下,中国是韩国的5倍多。钱多就能买好装备、养更多兵、搞更牛的技术,韩国这点预算,在中国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韩国人可能还觉得自己花得不少,但在全球排行榜上,中国稳坐第二,韩国连前十都挤不进去。
装备领域更显代际差距。中国陆军拥有6000多辆坦克,其中"陆战之王"99A主战坦克的性能让国际侧目;韩国虽然有"黑豹"K2坦克,但2500辆的总保有量还不到中国的半数。空军较量更显悬殊:中国3000多架战机中包括隐形五代机歼-20,而韩国仅有的400余架战机里,最先进的F-35A还不到百架。
说到海军,中国的实力那真是让人咋舌,目前已经有2艘航母在服役,分别是辽宁舰和山东舰,第三艘也在建造中。此外,驱逐舰和护卫舰加起来都是几百艘,核潜艇也不少。而韩国的海军在亚洲算是表现不错,但就航母这一块,他们连个航母都没有,主要靠几艘驱逐舰和潜艇,总吨位也只在20多万吨。对比之下,中国海军的总吨位已经超过200万吨,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韩国海军出海转圈,估计连中国的影子都看不见。
喊话之后,真能一拍两散?
韩国媒体要求中国“掂量后果”,但真正需要掂量的,恐怕是双方。对韩国而言,其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中国市场占据其出口总额近四分之一,半导体、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均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
倘若关系彻底恶化,这部分贸易额的损失,以及三星、现代等企业在华业务的受挫,将直接冲击韩国经济。毕竟,谁的饭碗也不是铁打的。
军事上,韩国虽有美国撑腰,但也无法忽视中国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作为朝鲜最大的邻国与贸易伙伴,中国在半岛事务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半岛若生战乱,中国东北边境将首当其冲。因此,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希望半岛维持稳定。然而,如果韩国在敏感问题上配合外部势力损害中国利益,中方也必将有所反应。
对于中国来说,韩国无疑是重要的邻国,但其分量尚未达到能左右中国整体战略大局的程度。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针,对周边国家也力求与人为善。但这绝不意味着软弱可欺,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是明确的底线。
所以,韩国媒体的这番言论,不妨视作一种姿态宣示、情绪表达,甚至是一种试探,意在提醒世界,特别是中国和美国,韩国在地区事务中亦有其角色和诉求,不应被轻视。时代变了,心态也需随之调整,与其隔空喊话,不如坐下来寻求共识。真到了需要“掂量后果”的地步,对任何一方都不是理想的局面。
看待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光看数据是没有用的,还得看其真正的军工实力以及部队战斗力!
韩国近年来军工装备出口迅速增长,但是无论是K9火炮、K2坦克亦或是“张保皋”级潜艇和“金鹰”战斗教练机,基本上都是拼凑产品,各种核心技术和零部件都来自于西方技术,韩国充其量就是个组装厂而已,所以韩国军工业的发展只是表面繁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牛,别说比我们,就是和日本比,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
总的来说,尽管韩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自我定位和实际实力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军事领域尤其如此,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先进武器和装备,但离真正的军事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拥有的导弹驱逐舰数量便超过了50艘,而护卫舰的数量更是众多。此外,我们还有70余艘各类潜艇。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武装力量中还包括了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攻击型核潜艇。
更为关键的是,解放军麾下已有三艘航母,意味着我们具备三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
反观韩国,他们在核潜艇与航母方面均无所建树。众所周知,在现代海战中,若无制空权,即便是再先进的军舰也不过是飞机下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