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韩国国民力量党在该党全党大会上宣布,前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战胜前党首韩东勋,成为该党参加第21届韩国总统大选的最终候选人。至此,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无党派候选人前国务总理韩德洙、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4人将参加第21届韩国总统大选的角逐。



李在明(资料图)

韩国四家民调机构1日联合发布的总统选举热门人选支持率调查结果显示,李在明以42%的支持率居首,韩德洙为13%,国民力量党内初选竞选人韩东勋和金文洙分别为9%和6%。但无论李在明,还是韩德洙,想要胜选均面临一定的挑战。

去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定李在明在2021年竞选总统期间曾作出虚假陈述,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韩国首尔高等法院3月26日改判李在明无罪。此番三审又推翻了二审结果。

韩国《公职选举法》规定,若候选人被判超100万韩元(约5130元人民币)罚款或徒刑,将丧失议员资格及10年被选举权。尽管目前李在明仍是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得票率89.77%),但重审若定罪,其参选正当性将遭致命打击。支持者痛批“政治迫害”,反对者则高呼“司法公正”,舆论场撕裂加剧。面对重审判决,李在明直言“结果与预期完全不同”,但强调“国民意愿高于一切”,暗示不会放弃竞选。其团队称将全力应对司法程序,同时呼吁选民关注“国家未来而非司法争议”。



韩德洙(资料图)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5日表示,该党要求首尔高等法院将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所涉案件的重审推迟至总统选举后。如果法院在总统选举前作出判决,李在明的参选资格可能受影响。

共同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高级官员尹昊重当天在记者会上说,该党要求首尔高等法院在12日前、即总统选举拉票活动开始前作出推迟重审李在明案的决定。如果法院不推迟重审,共同民主党将动员国会作出“处罚”。

不管最后怎么判,韩国法院这次注定要挨骂。 要是判有罪,会被说成“政治打手”;要是判无罪,又要被质疑“包庇罪犯”。民间已经出现阴谋论:有人说这是保守派在搞“法律政变”,也有人怀疑李在明在自导自演“悲情戏码”。就连法官们的咖啡杯都被媒体盯着——喝什么牌子、几点下班,都被解读成“判案风向标”。这场大选越来越像“鱿鱼游戏”,现在的局面简直比电视剧还刺激:支持率第一的候选人可能突然退赛,执政党还在内斗找不到替补。



李在明(资料图)

案件后续发展存在几种可能:如果重审维持无罪判决,将巩固李在明的政治地位;若改判有罪,不仅影响其个人政治生涯,更会冲击在野党的选举布局。这种不确定性正在韩国政坛引发连锁反应,各派势力已开始调整明年的竞选策略。从更宏观视角看,这起案件折射出法治社会面临的永恒命题:如何确保手握权力者同样受到法律约束。韩国作为民主化转型较为成功的国家,其司法系统对政治案件的处置方式,或许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韩国政坛还有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是美国对韩国政坛的影响力始终存在。如果李在明上台后的政策不符合美方利益,比如在朝韩关系或者中美博弈等问题上偏离美国的意愿太远,美国很可能会在背后支持反对派对他展开政治清算。韩国政治的残酷之处在于,今天的胜利者可能就是明天的阶下囚,李在明即便当选,也未必能真正逃脱青瓦台魔咒——你当总统了当然是不会坐牢了,但是总统任期只有五年,卸任了就没刑事豁免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