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靠着两波操作,成功让 “小米汽车” 登顶热搜,引发无数讨论。

小米 SU7 Ultra 更新 1.7.0 车机版本后,车主们发现车辆被 “动了手脚”。

原本引以为傲的 1548 匹最大马力,被死死锁住,想要解锁全部动力,得去赛道跑出成绩,不然就只能用 900 匹左右的马力。

这就好比买了台顶配电脑,却被告知要完成特定任务才能开启全部性能,否则只能用基础配置,任谁碰上都得吐槽。

这边动力问题还没平息,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又出状况。

宣传中,这个双风道前舱盖能高效导流,辅助刹车散热、产生下压力,听起来相当厉害。

但博主测试时,用鼓风机对着吹,纸巾都没反应;车主拆解后发现,风道根本起不到宣传的作用。这宣传和实际的巨大差距,让消费者直呼上当。

不过,小米汽车在舆论压力下,很快做出了回应。

5 月 7 日深夜,小米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针对 “排位模式” 解锁条件问题,大方认错,暂停推送,并承诺 4 - 8 周内推出新版本解决。

这波知错就改的操作,还算有点诚意。

对于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小米解释它确实有气流导出和辅助散热功能,只是之前没讲清楚。

为了挽回局面,小米给出解决方案:未交付订单的用户可以限时改配铝制前舱盖;已提车和特定时间前选配该前舱盖的锁单用户,每人送 2 万积分。

这次风波,是小米不小心 “翻车”,还是能借此机会 “纠错” 翻身?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和诚信。车企要是想长久发展,产品更新和宣传必须严谨负责,不能给消费者画大饼。

小米这波操作后续效果如何,大家都在盯着。至于小米能否凭借后续努力挽回口碑,就看它接下来的表现了。你们咋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