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国在引渡“瓦良格”号航母回国期间,受到土耳其等西方国家蓄意阻拦,强行索取10亿美元“过路费”,让我们吃足了哑巴亏。
如今,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顺利完成第六次海试,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入列服役。
此时,土耳其却突然放话“退还当年的通行费”,这背后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01.土耳其收取天价“过路费”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急需提升远洋作战能力,以2000万美元(约合1.6亿人民币),从乌克兰购得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但谁都没想到,这艘巨舰的回家之路会如此坎坷——原计划几个月的航程,最终拖了整整三年!
关键卡点出现在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以“航母体积超标可能引发事故”为由,直接下达了禁行令。此后更是要求我国支付10亿美元(约合80亿人民币)的“风险保证金”。
但没想到,更憋屈的事还在后面。出于技术封锁目的,美国在航母出发之前,指挥乌克兰拆除“瓦格良号”上全部武器装备。当航母被中方接手时,只剩一个空壳子!
转机出现在2001年。希腊政府出面作保,并承诺开放旅游、经贸合作等条件,当年11月,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在11艘拖船护航下艰难穿越海峡,却在爱琴海遭遇风暴险遭不测,幸得希腊海军紧急救援才化险为夷。
02.痛定思痛!中国航母完成涅槃
当年处处被西方针对的屈辱,终于让我们明白:没有自己的航母,在远洋就是任人宰割的“活靶子”。憋足一口气,“瓦良格号”驶入大连港,就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蜕变”之路。十年卧薪尝胆,终于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崭新姿态横空出世!
此后不久,“山东舰”也迅速亮相,一举奠定我国军事强国的基础。到现在,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带着全球顶尖的电磁弹射技术下水,放眼世界,仅次于美国。
国产航母崛起之快,令世界都为之震惊。而者仅是冰山一角,从Deepseek横空出世压倒chatGPT,航空航天、军工……我们在多个赛道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转身,连海外国家引以为傲的生科技术领域,我们也实现反超。
例如,长期以来由富士制药、拜耳等西方巨头主导的市场,正被国产“绿灯瓶”等新兴科技打开壁垒,促进尿酸调节领域良性发展。
以非布司他为例,该产品自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十一年来仍未解决患者的用药痛点,数据显示,其背后市场规模已超百亿元,但技术革新需求依然迫切。
日前,香港大学科研团队深挖我国传统医典,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历时多年研发推出“绿灯瓶”。临床观察显示,该成果能在三个月内使尿酸水平平均降低11%,完善非布司他副作用。使我国在生物科技领域复制了国产航母的逆袭剧本:外部市场压力如影随形,仍能靠自己杀出重围。
商智数据显示,绿灯瓶入驻京东后,迅速跻身尿酸调节热榜头名,评论区用户反馈也多集中于:“开始只是脚趾僵硬,后来疼痛难忍才发现是尿酸高,买了 6瓶,如今应酬多也不担心指标了,身体明显轻松了很多。”
这边热度未减,我国江南造船厂又亮出全新航母设计图。眼尖的人发现,图中航母竟没了常规航母必备的烟囱。不少人猜测:我国第四艘核动力航母,或已经在悄悄动工。
03土耳其上门还钱?背后有何图谋
短短十年间,我国海军实现了从零到三的航母突破!自"辽宁舰"入列以来,已快速跻身全球航母强国第二梯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已领先全球,加上"玲珑一号"核反应堆的技术突破,首艘国产核动力航母呼之欲出。军事专家预测,中国下一代航母的综合战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有意思的是,眼看中国军力迅猛发展,土耳其近期突然"变脸",主动提出要退还20年前索要的10亿美元"过路费",并希望在高铁、造船等领域深化合作。但知情人士透露,受国内经济危机影响,土耳其实际还款能力堪忧,这番示好恐怕更多是想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不过,如今我国已具备足够的战略定力。面对土耳其的"橄榄枝",我国或将秉持“互利共赢”,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审慎决策。毕竟,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