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2025年莫斯科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周年庆典,29国领导人齐聚俄罗斯首都,共同欢庆的同时,亦是借此机会的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合作与商讨。
在俄乌冲突余波未平、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俄罗斯此举被普遍解读为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动向,而对中国而言,这场会议之中或许暗藏着一份“意外惊喜”。
普京可能借多边平台,以公开支持“一中原则”或推动区域安全协议的方式,为中国统一进程注入战略变量,并进一步夯实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西方大国的集体缺席
2025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迎来一场特殊的胜利日庆典,此次庆典中将会29国领导人齐聚观礼,阵容涵盖越南、古巴、委内瑞拉等非西方阵营核心国家,而西方大国集体缺席。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意外现象,使得这场看似传统的军事阅兵式,实则成为全球地缘政治裂变的风向标,并折射出了俄罗斯外交战略的转向与国际秩序的重构。
在此次的庆典中,美国拒绝出席的表态尤为显眼,特朗普直言不会赴俄,克里姆林宫则回应“从未讨论过其访问可能性”,这也使得双方默契地维持冷战式僵局。
欧洲内部亦分化明显,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以“急性肠胃炎”为由取消行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遭立陶宛、拉脱维亚阻挠过境,仅匈牙利派外长出席。
而这些戏剧性的变故背后,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集体施压,亦暴露出了其内部协调的脆弱性。
对于西方国家的如此行径,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表态,引用此次庆典中的核心理念“反法西斯”,向西方国家进行暗讽的同时,并直接点破了对方将庆典政治化的意图。
同时莫斯科此次宾客名单中西方国家的集体去洗,也为俄罗斯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战略转向,此举不仅强化了俄罗斯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协作,更是极大的促进了俄罗斯“非西方联盟”的构建。
“一个中国”的共识
超过20国领导人受邀参加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方代表团的高规格出席被解读为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的延续,俄方未响应美国“联俄制华”策略,反而通过此次活动展现与中国的紧密协作。
在这其中,中俄之间的互动尤为关键,中国代表团获“最高礼仪”接待,双方推进独立于SWIFT的金融网络,反恐安全磋商亦步入深水区。
与此同时,集安组织峰会同期举行,普京强调该组织与上合体、独联体的合作必要性,并指责美国在俄边境制造生物武器。
这些举措标志着俄罗斯正以军事同盟(集安组织)、经济合作(金砖国家)及技术自主(北斗系统)三重维度,构建抗衡西方的战略体系。
在2025年5月中国领导人访俄前夕,普京通过俄媒《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高调表态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举措,该表态被中方评价为“涉及核心利益的坚定相互支持”。
声明中俄方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支持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努力。
俄方在多个国际场合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普京本人更是曾公开批评某些国家在台湾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并强调俄方将与中国保持团结一致应对挑衅。
此次声明延续了中俄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涉台问题上的共识,体现了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而此次联合声明进一步巩固了这一立场。
胜利日前的发声
俄方此次在庆典前夕高调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行动下,不仅是在对这项原则的一种共识,更是在延续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传统脉络,打破西方幻想的维护双边的关系。
在欧美对俄经济封锁与外交孤立加剧的情形下,这在迫使俄罗斯寻求东方支点的,重申“一个中国”可强化中俄能源、经贸合作纽带,缓解西方压力。
中俄提前一年实现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目标,经济纽带进一步强化,为政治互信提供实质性支撑。
同时这也是在为制衡美国亚太布局的一种关键措施,美国近年通过“印太战略”拉拢盟友介入台海,因此俄方的声明实则是在间接警告外部势力勿干涉中国内政,维护多极世界的平衡。
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近期提及“系统性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外部势力,暗示俄方将与中国共同抵制此类行为。
在多极化博弈加剧的当下,俄方重申“一个中国”不仅是外交礼仪,更是大国战略默契的具象化,这一声明既夯实了中俄关系的抗压能力,也为全球反干涉斗争提供了历史与现实的合法性依据。
因此俄方在胜利日节点发声,将二战反法西斯记忆与现代主权争议联结,暗示西方当前对俄制裁与历史中的“集体安全”理念背道而驰,此举意在推动中俄在联合国框架内深化协作,共同抵制单边主义。
结语
从雅尔塔到红场,红场阅兵的历史符号意义愈发凸显,2010年,美英法德领导人曾共赴庆典,象征冷战后的和解,2025年却沦为阵营对峙的舞台。
特朗普试图借中东访问“破冰”,但普京以“无会面计划”冷处理,折射出俄对美策略的根本转变,俄专家杜金直言:“特朗普的联俄制中策略已失效,莫斯科的东方转向不可逆转”。
当然美俄问题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军控僵局、北约东扩及能源博弈的持续发酵,俄方要求解除制裁作为谈判前提,而美国仍固守霸权逻辑。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