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二弹来啦!

在上一期,我们用乐高颗粒唤醒了《山海经》中的神兽传说。

这一期,我们精彩继续

应龙、虎蛟、重明鸟、夫诸、九尾狐、比翼鸟……

快和小编一起翻开古籍

本期 MOC 设计师:呐喊

山海·灵·应龙

颗粒数:约 980 pcs
亮点零件:龙翼组件、Bionicle 关节、透明黄色细节件、软性尾部节段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这款应龙设计以白色龙身缠绕岩山为视觉核心,栖居山巅、掌控风雨!而且白+金配色与火山基座形成强烈反差,再次强化“旱而求雨”主题!



  • 龙翼使用了罕见的大型翅膀组件,呈现腾空之势

  • 颈部与躯干采用多段关节组合,支撑其“缠绕山体”的 S 形姿态

  • 龙角选用了金色独角兽角件,结合细节嵌片打造出威严神态

  • 山体上点缀橙红熔岩纹理与祈雨祭坛元素,象征大旱与求雨


山海·渊·虎蛟

颗粒数:约 1600 pcs
亮点零件:牙齿状刀片、机械臂节段、白色触角件、火焰零件、海浪贴片结构

《山海经·南山经》:“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这款“虎蛟”以海中蛟龙为灵感,构建出浪涛翻涌之中的龙蛇之形。白色龙身弯曲盘绕,配合蓝色水基座与祭火装饰,“水生龙属”的氛围!



  • 使用大量白色光滑铠甲件关节连接件,实现流畅有力的蛟龙躯干

  • 底座为水浪+祭台组合,水浪使用白蓝渐变颗粒贴图,还原海中之景

  • 火焰使用透明橙黄件堆叠,与“祭祀水神”的想象形成呼应


山海·祥羽·重明鸟

颗粒数:约 1200 pcs
亮点零件:白色羽毛组件、粉色花瓣砖、长柔性尾羽件、隐藏式结构支撑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鹊而赤文首,一目而四目,是为重明,见则天下安宁。”


“重明鸟”自古被视为祥瑞象征,也是传说中能驱邪镇灾的灵鸟。

这款 MOC 灵感来自画师杉泽的作品,整体配色选用了白、粉、淡绿和棕色的清新组合,非常有灵气!


画师:杉泽



  • 尾羽流线优雅,由多根长曲件构建,展现“如瀑垂羽”的形态美感

  • 身体主干搭配枝干与花朵环绕,营造出“天鸟栖于春树”的祥和画面

  • 白色羽翼组件交错层叠,细节感极强,表现出轻盈羽毛的质感与结构

  • 黑色支架巧妙隐藏于花枝后方,强化了整体的轻盈漂浮感



山海·灵兽·夫诸

颗粒数:约 1100 pcs
亮点零件:四角结构、翅膀铰接组件、螺旋状鹿角、红色点缀花瓣、祥云纹底座

《山海经·中次三经》:“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这款“夫诸”以四角飞鹿为原型,展现了它“白鹿之形、风神之姿”的神异气质。整体通体白色,以金黑底座托起,莫名有种神圣感!


  • 四角结构由柔性曲线件打造,点缀红花,呈现出山海经中“神兽瑞兆”的象征形象

  • 翅膀采用多段羽毛组件铰接拼接,极具机械感和神圣威仪

  • 尾部与后肢细节使用曲柄件及尖齿零件,塑造出“奔腾中的张力”



山海·魅灵·九尾狐

颗粒数:约 1400 pcs
亮点零件:可动尾巴结构、柔性管件、尖角发饰零件、红花藤蔓、狼型头部拼接技巧

《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


这款“九尾狐”以妖异与灵气并存的造型立于山石之间,九条尾巴高高扬起、如烟缭绕,白狐身影灵动跳脱,有种出山瞬间的戏剧感张力


  • 头部采用大量尖角片与斜面砖拼搭,表现狐类动物的灵敏感官和锐利外观

  • 九条尾巴使用柔性软管 + 节段插接结构打造,每一条角度不同、独立可动

  • 尾巴中点缀红色花朵与藤蔓缠绕,形成“狐影藏花”的视觉焦点



山海·双栖·比翼鸟

颗粒数:约 980 pcs
亮点零件:羽毛组件、双色拼接躯干、树枝结构、对称花瓣件、栖木造景平台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鸳鸯,雄黄雌青,二鸟比翼,一名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曰比翼。”


这款“比翼鸟”以两只羽色互补的神鸟为主角,一左一右并立枝头,彼此紧贴而不分离。红蓝对比的配色寓意相知相伴、生死不离,寓意满满。



  • 红蓝双色鸟身分别使用圆弧装甲件、弯管件拼出蓬松羽翼感

  • 树枝用深棕色零件搭建而成,辅以藤蔓与红花点缀,场景氛围浓郁

  • 鸟爪和枝干的连接采用夹持+可调节结构,保证角度自然稳定


结束

每一块砖,都是历史的注脚;

每一次拼搭,都是文化的复苏。

我们的《山海经》神兽系列就先告一段落啦!

但用乐高复刻中国传统文化的旅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下一期,你最想看到什么?

快来评论区留言 or 投票告诉我们吧~

*资料来源:小红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