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的国民政府为了统一中国准备进行北伐,当时的蒋介石虽然是北伐军总司令,但是手中权柄其实并不多。
国民政府一开始在粤军和黄埔学生军的基础上,总共组建了六个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
正式北伐后广西桂系的李宗仁决定加入部队,番号是第七军,湖南唐生智的部队则被编成第八军,于是就有了北伐八个军。
蒋介石虽名义上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但实际能完全掌控的仅有黄埔系第一军,其余七个军多为地方军阀改编而成。
但神奇的是,北伐之后没多久,只有一个第一军的蒋介石却慢慢吞并了其他势力,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为何蒋介石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其他七个军的地方势力呢?
02
首先我们看其他几个军的结局,就可以知道蒋介石在北伐及后期是如何吞并消灭杂牌的了。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下辖三个师,是湖南湘军的部队,这支部队最开始和蒋介石没什么关系,是湘军第三混成旅与第六混成旅组成。
但是蒋介石却通过陈诚和宋美龄两人与谭延闿绑定了,谭延闿后来认了宋美龄当妹妹,陈诚更是娶了谭延闿的女儿。
就这样第二军兵不血刃被蒋介石收编,随后不断向其中掺沙子,第二军部队缩编为第18师与第50师由陈诚吞并,成为了中央军嫡系。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这支部队也是地方军阀势力,是云南滇军一部,护法战争滇军出击分成三大部分,蔡锷出击四川,李烈钧出击江西,唐继尧守云南。
蔡锷部因为被川军赶出四川回到云南与唐继尧争斗失败流落在江西地区,这是朱德总司令南昌起义的本钱。
北伐中朱培德的第三军与原蔡锷部的滇军合编成为第五路军,朱德担任第五路军总参议。
朱培德后来担任参谋总长,35年授衔一级上将,1937年病逝,朱培德病逝后滇军无主也慢慢或被吞并或消耗在战争中。
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四军是粤军,是孙中山南下第一批组建的部队,算起来也是孙中山和国民政府的核心。
但是蒋介石上台后粤军自然也是被消灭的对象,其第10师后来扩编为第19路军,第11师后来扩编为第八路军,第12师继承了第四军
其中第19路军在福建反蒋失利后取消番号,第四军也投靠了蒋介石,后来张发奎在武汉会战后被撸掉,第四军进入薛岳的掌控中。
04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同样算是粤军的一部分,最早是广东的镖局的护商队因为支持孙中山,所以被收编整编为第五军。
第五军属于地方武装实力较弱,后来第13师划归第四军,第14师划归第一军。蒋桂战争中支持桂系,被打败被解散。
第六军军长程潜,也是湘军部队,程潜因为在湖南军阀斗争中失利,南下广东加入国民政府。
”宁汉分流“时程潜的第六军被李宗仁的第七军缴械,程潜被扣押。
第六军后期整编为第96师,纳入杜聿明第五军建制,成为了中央军嫡系部队,甚至混成了美械部队国军王牌。
第七军是广西新桂系部队。第七军是北伐开始后才加入的,但是却也是唯一没有被老蒋吞并的。
北伐战争中李宗仁率领第七军主力在外,黄绍竑又在广西组建第15军,这为后来桂系反蒋奠定了基础。
不过随着两次战败,桂系也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资本,一次蒋桂战争,一次中原大战桂系全部败在了蒋介石手上。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同样是湘军部队,其中第6师师长贺龙后来带着部队跟着红军走了。
至于剩下的部队,唐生智下野后何健接手第8军,另一个第八军师团李品仙投靠了桂系。
何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曾多次与我军作对,不过后来又慢慢被蒋介石吞并,湘军体系也自此消失。
04
其实我们看北伐时期八个军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初期蒋介石手里只有一个军,但是蒋介石连拉带打。
一方面不断吞并投靠自己的部队,另一方面则让和自己不对付的部队上战场消耗,最终达到壮大嫡系吞并杂牌的目的。
到中原大战后除了一个第七军还能保持桂系的控制之下,其他几个军或是消失,或是被蒋介石改编,逐步将地方军阀纳入中央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