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陈郑伊 张煜
“老虎在休息,我的冠军之路还没有完成。”
2025年2月,在WBC重量级过渡拳王争霸赛上遗憾败北后,重量级拳击手、“Big Bang Zhang”(大爆炸)张志磊回到家乡河南进行康复修养。
“右臂比左臂粗了很多。”4月底,张志磊向大象新闻记者展示了这两个月的康复成果。和赛场上眼神冰冷、浑身充斥着爆炸气息不同,生活中的张志磊面容和善,说起话来微微带笑,右脸颊上的小酒窝不时闪现出来。
张志磊1983年出生于河南周口,25岁获得北京奥运会银牌,31岁转战职业拳坛,39岁成为WBO重量级过渡拳王,“Big Bang Zhang”(大爆炸)名号已经刻在了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
“年龄对我来说只是数字,我的能力还在,我的目标是要做世界拳王。”
刚刚过完42岁生日的张志磊,将会在5月份到美国与团队商量后续赛事。
“我离目标只差一个台阶,但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从皮划艇到拳击台
“拳击不是打架,我选择拿命去拼”
张志磊十几岁时,就比同龄人高出一头还多,被送到沈丘县体校皮划艇队学习,从此走上了体育的道路。
“我练皮划艇练了一年多,试训时腿受伤了。教练说:‘你身材这么好,回家太可惜,要不要试试拳击?’我问:‘拳击是干嘛的?’他说:‘打架的。’我说:‘行啊!’”
1998年在河南省队,张志磊攥着教练塞来的拳击手套,懵懂地推开了命运之门。
初入拳击队,他连基础步伐都踩不稳,与老队员实战时“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掉”,只能“天天挨打,打到哭”。教练对张志磊进行“哄骗式”的鼓励:“你骨架大,拳比别人重,挨打是暂时的。”
直到2001年,正在罗马尼亚训练的张志磊参加了一场A级赛。
“那是第一次在国外比赛,我练拳击才没几年,结果我一路打到决赛,拿了冠军。”
站在领奖台上,他突然明白:拳击不是“打架”,而是一场需要拿命去拼的修行。
从业余选手到职业选手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站在那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家门口的赛场,张志磊的对手是意大利名将罗伯托·卡马雷莱。
“教练他们其实给我定了目标,但为了让我放松,没有告诉我具体是什么。他们只是跟我说,在赛场上把平时训练的东西打出来就行。不过我心里清楚,他们给我定的目标肯定是争金夺银。我当时就想,行,那我就一场一场地打,赢一场就是赚一场。”
决赛中,张志磊获得银牌。中国拳击在重量级项目上,打破“封印”,第一次有中国重量级拳击手站上奥运领奖台。
2014年,在很多运动员退役的年龄,31岁的张志磊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过去辉煌,转战职业拳坛,一切从头再来。
“当时在美国训练,看到泰森、霍利菲尔德的比赛录像,我就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站在那里?如果不去尝试的话,我的人生就是一大遗憾。”
但现实远比梦想残酷。
最开始因为名气小,出场费仅够支付教练和团队的费用。为省下几百美金的拆线费,他让朋友用手术刀为自己处理眉骨伤口,直到现在眉骨的位置还留着疤痕。
从“挨打少年”到“中国力量”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自强不息”
2023年,张志磊用两场比赛证明了自己:首战乔伊斯,六回合终结对手,终结其“钢铁下巴”神话。赛后,他对着镜头说出那句“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自强不息,男儿当自强,中国人当自强”。二番战乔伊斯时,在第三回合直接KO乔伊斯,让世界拳坛惊呼“中国Big Bang”。
2024年“复仇”维尔德的沙特之战,张志磊以教科书级战术碾压前WBC拳王维尔德。
这三场比赛,让张志磊的名声大噪,在《拳坛杂志》重量级排名中张志磊一度位列第四。
很快张志磊迎来了与卡巴耶尔的比赛,他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的TKO(技术性击倒)。
卡巴耶尔年轻气盛,从各个角度不断袭向张志磊,试图在第一回合就占据主动权,但张志磊出拳更重,击打效果更为明显。
在中间三个回合时,卡巴耶尔使出“击腹拳”。
第五回合,张志磊寻找机会,一下击倒了卡巴耶尔,这也是卡巴耶尔在比赛生涯中首次被击倒。
第六回合,张志磊体能几乎耗尽,未能抗住卡巴耶尔的连续击打,岔气的痛苦让他几乎无法站立,最后被判TKO失利。
在比赛结束时,张志磊已经第一时间戴上氧气罩。接受采访时,嘴边还有没擦干净的血印。由此可见这场比赛的凶残。
面对比赛的失利,拳迷们并没有指责,而是心疼,“已经打败地球上大多数人,能站在擂台上就是胜利者。”
张志磊却觉得自己在这场比赛,“是有遗憾的,确实想想自己已经42岁,对手才32岁。但是我还没有放弃,我的目标就是要做世界拳王,希望这种精神能鼓舞那些在逆境中生存的人,一定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信心,不管到啥时候,我们都坚强的在这。”
从术前到术后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最难忍受的并不是失利的痛苦,而是术后的康复。
今年3月,张志磊在北京接受了肘关节手术,取出了肘关节里长出的骨刺。这已经是他这个部位第四次接受手术了。早在 2006 年,他就做过第一次手术,之后在 2009 年和 2011 年又分别进行了两次手术。
3月5日,张志磊更新社交平台向拳迷们报平安,“经过4个小时的刮骨疗伤,手术非常成功。”
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张志磊需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当他第一次尝试活动右臂时,那股剧痛让他差点叫出声来。
“手术后的肌肉都在慢慢挛缩,为了快点恢复,需要把肌肉包括皮肤全部揉开,把它拉长,也就是撕裂,撕裂之后再重建,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
每一次弯曲、伸展右臂,都像是在撕裂他的伤口。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只有坚持训练,才能早日恢复,重返拳台。
为了增强右臂的力量,他在康复时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比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举重练习。一开始,他的右臂只能举起30斤,但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现在重量已经增加到了100斤。
“这次手术之后,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康复训练,现在整体感觉都非常好。而且通过这次康复训练,还把身体其他部位薄弱的地方都加强了,感觉这次做完手术的整体康复训练都很完美。”看着自己受伤的胳膊比另一只胳膊粗了很多,张志磊知道这是康复训练带来的成果。
张志磊用一个有意思的歇后语,形容了自己现在的康复状况,“放虎归山,中国人都知道下一句是什么,所以说我还没有放弃,需要给老虎休息的时间,因为我知道我的冠军之路还没有完成。”
接下来,张志磊将会在5月份到美国,与团队商量下一阶段的比赛和对手,“等到时候与团队沟通完成后将会公布出来,计划是在年底比赛。”
今年已经42岁的张志磊,依然活跃在拳击比赛中,因为他知道,“拳击是孤独者的游戏,但当你站在聚光灯下时,身后是整个国家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