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8日讯 (记者 张芃芃)希腊化城市如何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关键节点?近年来,“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鉴又是如何得到考古发现的有力佐证?5月4日下午,“丝绸之路上的古希腊城市”主题讲座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后称“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讲座吸引了近百名历史文化爱好者参与,共同探寻希腊化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印记。


图为“丝绸之路上的古希腊城市”讲座现场(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2017年度青年长江学者徐晓旭主讲。徐晓旭从张骞出使西域与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背景切入,揭示了希腊化城市如何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关键节点。通过生动解析帕尔米拉出土的丝绸残片、带有汉字的织锦,以及卡拉克斯•斯帕西努等城市的考古发现,一卷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图景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徐晓旭强调,希腊化城市不仅是丝路贸易的枢纽,更是希腊文明的载体,是技术、艺术和观念传播的熔炉,其自治传统与帝国管理的结合,为古代全球化贸易提供了独特模式。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晓旭在讲座中(中国网记者 张芃芃 摄)

据了解,本次讲座作为文化艺术中心《邂逅爱琴海——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文物精华展》的社会教育活动之一,同时拉开了“展外之课”系列活动的序幕。“展外之课”系列活动将以展览为原点,解读展览背后的文明脉络,尝试以动态的参与打破静态观展的边界,让文物不再是橱窗中的符号,而是串联历史与当下的文化信使。

据介绍,未来,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将持续推进“展外之课”系列公共教育项目,举办更多高质量的讲座和活动,深入挖掘三山五园历史中潜藏的文化内涵,将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传播和利用,为公众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