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米兰举行。这次会议意义非凡,因为它背后隐藏着重大的国际关系变化,特朗普不愿看到的事,正在悄然发生。一直以来,美国不少领导人都对中日韩东盟走近心存忌惮。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一系列“美国优先”政策,关税大棒四处挥舞。在这种背景下,当地时间5月4日,亚洲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会议后的联合声明明确警告,贸易壁垒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导致经济分裂。



会议(资料图)

虽然没直接提美国,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此前宣布,要对柬埔寨、老挝、越南分别加征49%、48%、46%的“对等关税”,这在其贸易伙伴中是最高水平。有预测显示,若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全面实施,东南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GDP可能缩水5%到7%,这对东盟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之重。日本方面也深感压力,美方在谈判中拒绝讨论汽车关税豁免,这明显是想迫使日本接受“经济殖民”。

汽车产业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一旦失去这一支柱,日本在新一轮贸易战中必将遭受重创。 我国在会议上提出扩大本币结算、深化供应链协作、共建灾难金融安全网等倡议,致力于构建“去美元化”的区域经济体。这一倡议得到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响应。回顾上世纪末亚洲经济危机,泰国等国家被迫大幅出让国有资产,被美国资本疯狂收割。如今,数字人民币在东盟跨境贸易中的占比逐年上升,这对美元在亚洲贸易结算中的霸权地位构成直接冲击,多数区域国家对此喜闻乐见。



美国财政部部长(资料图)

从更广泛的层面看,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本想借此孤立中国,讹诈各国,让各国参与到孤立中国的行动中。但事与愿违,如今中方团结各方力量,东盟、日韩以及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关税政策表达不满。东盟虽多次强调不选边站,但多次拒绝美国拉拢,此次面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在中方协调下,马来西亚明确反对单边保护主义,越南也表示不会牺牲第三方市场。

日韩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在这次关税战中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原本外界以为,日韩会因依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妥协。但现实是,美国与日韩至今未就关税问题谈妥。一方面,美国贪心且准备不足,与日本谈判时,执意将军费和关税问题捆绑,自身还不清楚具体谈判条件;另一方面,韩国正处于大选阶段,政府决策能力受限,日本自身经济问题缠身,拿不出太多好处向美国表忠心。



特朗普(资料图)

更重要的是,中国强硬的立场和反制实力,给了日韩观望甚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底气。对日韩来说,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既能增加与特朗普谈判的筹码,又能对冲“对等关税”带来的冲击。这次会议还达成了重要成果,比如扩大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的适用范围,引入非美元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这是加速去美元化的关键一步。中国也展现出大国担当,承诺再捐400万美元,用于加强区域金融监测能力。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10+3机制就在应对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建立,各方联系更为紧密。如今,中日韩东盟13国的团结,不仅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有力回应,也预示着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特朗普试图通过霸权收割他国,最终却可能加速美国自身霸权的瓦解,而美国民众也已开始为特朗普的政策付出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