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要的机会,这一次中方终于给了,同意一起上谈判桌,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不再坚持立场,也并不代表此次关税战就会就此打住,相反,美方想让中方妥协,并不容易,甚至说是绝不可能。

周三一大早,中国外交部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方高层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访瑞期间,中方将与美方谈判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不得不说,中方的这一表态,对于被关税搅和的一团乱麻的特朗普政府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美方为了能够和中方一起坐上谈判桌,各种主动示好的信号不断外放。特朗普就表态,计划下调对华关税,还直言高关税对两国企业的经贸合作影响不小。

此前他可是多次暗示,盼着能跟中方就关税问题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不仅特朗普这样,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发声了,信誓旦旦地说中美贸易问题在未来几周会取得重大进展。

这一系列举动,就差没明说“美方着急和中方谈关税了”。为啥美方这么着急呢?其实背后原因很简单,他们国内因为这关税政策,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再看中方这边,可不是轻易就答应谈判的,那可是经过深思熟虑。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方外交部在5月7日记者见面会上专门针对中美高层会面给出回应,发言人林剑是这样说的:



这里的逻辑就很清楚,中国之所以同意和美方高层见面,是因为美方或公开或私下朝中方送话,主动与中方进行谈判,是美国主动邀请中方的,这一点很重要!

而中国之所以会同意,完全是因为中国站在一个大国的角度上。



中国,对于我们来讲,是我们的家园。

但在国际上,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如果任由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升级,那么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利益收到了损害,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失,所以,此次的中国是站在大义的角度上同意了美国的请求。



而且,如果不同意美方的谈判请求,特朗普团队完全有可能把关税战的黑锅抛给中国,毕竟是中国不同意谈判的,按照特朗普团队以往的所作所为,这一点他们很有可能发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中国,已经有相当的底气和美国进行一场平等的谈判。



自从上个月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中方在国际合作上可是成果颇丰。

和东盟10国、日韩两国的进行相当愉快的会谈,13个国家还一同发布联合声明,坚定支持国际多边贸易政策,这一下子周边局势就稳了不少。

还有5月6日,和欧洲议会谈妥,双方同意同步全面取消交往中的限制,好多欧洲国家都争着要和中国保持合作呢。中方这外部环境一优化,腰杆子也更硬了,底气足了自然可以和美方好好谈一谈。



和中方相反的是,美国最近一段时间并不是很好过。

美国内反对声浪简直要把屋顶掀翻。多名前总统公开站出来谴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共和党内部质疑和不满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多。

零售巨头沃尔玛带头,不顾关税也要和中方合作,美国老百姓因为物价飙升,也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而且特朗普执政百日民调支持率罕见跌破四成,创下近80年来历任美国总统同期支持率最低记录。这还不算完,经济方面受损也特别严重。

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GDP一季度萎缩0.3%,美国消费者面对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苦不堪言。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量更是断崖式下跌,那些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市场,马上就要迎来“脱钩”带来的剧痛。



美国出口业成了关税战直接的“受害者”,中方出台反制措施后,美方心心念念的“制造业回流”连个影子都没有,就拿美国芯片产业来说,主要布局都在中国,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实现生产制造环节回流。

所以,不管是出于稳定国内还是想要继续推动关税贸易,特朗普都不得不和中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未来的发展。

而中方的立场也很简单,要谈就好好谈,美方必须要拿出诚意,如果这次谈判只是虚与委蛇,还想着用施压、胁迫来满足自身利益,这对中国是行不通的。

毕竟和美国大贸易战,我们在7年前就已经有了经验。7年以前,中国民间主流想法是自我反思,担心是不是和美国闹得太僵,是不是自身有些地方没做好。

但这次不一样了,中国彻底看清了美国的霸凌本质,不再抱有幻想。



要是美国坚持打贸易战,中国绝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忍让;要是美国想谈,中国也欢迎,不过这谈判得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少了这些免谈。

而对于这次谈判焦点和可能取得的成果,不少专家分析认为,此次谈判大概率会聚焦关税调整、技术转让、金融服务以及全球治理这4个关键领域。



要是谈判顺利,短期内关税部分实现回调还是有可能的。不过大家也别太乐观,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估计不会放松,很可能还会拿“国家安全”当借口,限制中美技术合作。

即便达成部分协议,中美产业链“脱钩”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可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哪怕此次谈判没有结果,对于现在的中方而言也并不算是太大的损失,反而我们能够通过此次提前了解美国究竟希望在哪些具体领域与中国展开谈判,以及在谈判过程中,美方将以何种态度推进对话,是延续过往强硬、单边的谈判风格,还是展现出愿意平等协商、寻求合作的诚意。

只有精准掌握这些关键信息,中方才能在后续复杂多变的贸易博弈中,做出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战略决策,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误判导致的战略失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