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不能求全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到达鼎盛时期就意味着衰败的开始。
比如烧水,当烧到100度时还要继续加热,那么水就无法再继续升温,而是会被逐渐烧干,最终一滴都不剩。
人生亦是如此,求全就是“求灭亡”。而且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全”,因为当自己要求“全”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非常贪婪,既然贪婪又怎么可能达到“全”呢?
如果一定要做到“全”,那么就要加上“委屈”二字,即“委曲求全”。可是用“委屈”换来的“全”,本来就已经不再是“全”了。
“全”只有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知足才能常乐。
二、有一得必有一失
趋利避害、得而不失,是大家的理想目标,可惜却无法实现。有一得必有一失,才是大自然的运行发展规律。
很多人在做事之前,首先会衡量下得失利弊,有得有利才会去做,否则自己就不去做,其实这是不对的。
有些事情是我们的责任义务,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即便对自己没好处也不得不做,要不然就会有所亏欠。
还有些事情我们无法真正看透,背后的是非逻辑自己做不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最终到底是得还是失根本无法知晓。
不必那么在意得失,而是应该考虑是否符合道义,以及当下对自己的意义更为重要,该不该做要问自己的心。
三、穷,更容易快乐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不少夫妻都是在贫苦的时候才能相依相守,然而一旦翻身了有钱了,反而难在一起了。
穷,不一定就是坏事。一个人离贫穷越近,离快乐就越近;相反自己越富贵,就越难满足越远离快乐。
贫穷时赚一百两百就是幸福,富贵时赚十万八万依然不满。快乐到底容不容易得到,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很多有钱人,不是吃不起山珍海味,却只能吃白菜豆腐,因为他们早就得了“富贵病”,试问连吃都不能自由,又哪来的幸福可言?
穷的日子,很容易快乐;富的日子,要快乐很难。穷欢乐,也是一种难得的财富。
四、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古人教育我们:“尽人事,听天命”,这是流传千古、被不断验证的真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可是自己又真正做到了吗?
事实上大家总会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理想中的回报,根本就没有做到“听天命”,而是在那里责怪上天不公。
其实我们应该只管自己做不做,该做就去做,不该做就不用搭理,至于结果到底怎样,自己越无视越明智。
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这样自己就不会产生怨恨,因为自己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内心舒服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一个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对所有人都没有亏欠,就是成功的人生。
五、情绪管理就是改变自己
一个人讲道理的时候是人,不讲道理、情绪失控的时候就是一只“野兽”,两者之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因此我们在做事之前,首先需要做好情绪管理,保证自己处于理性状态,然后才能开始行动。
不过情绪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是自己跟自己的思想斗争,其方法就是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心胸,比昨天成长了一点,就是伟大的进步。
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提高,不断推翻昨天那个相对幼稚的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这就叫做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