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机构监测了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和二手住宅商品房销售情况,并按月公布售价变化情况。

这份监测数据,从环比(跟上月相比)和同比(跟去年同期相比)两个角度,展示了新建和二手住宅商品房价格波动情况。

数据显示,70个城市(不包括东莞、佛山、常州和南通等GDP过万亿城市)里,新房的上涨幅度集中在-7%到-3%之间,而二手房上涨幅度则集中在-10%到-5%之间。

这表明了一种趋势:作为城镇化最主要的载体,商品房的价格在负增长。

当然,这只是大中城市的情况,中小型城市会不会稍好一些呢?从全国看,商品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又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我们提取2000年以来的数据,用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额度和前述销售额与GDP之比,观察房地产行业的变化情况。



2021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达到了17万亿元,这是2000年以来的最好成绩。

之后的2022年到2024年,销售额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全年的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9.7万亿,跟2021年相比负增长了7.3万亿元。

三年间减少7.3万亿元,你可以用财政收入、GDP或人均收入 等指标,来评估7.3万亿有多大。

这一额度略高于2015年的情况,如果将价格因素纳入对比范围,2024年销售额可能会低于2015年。

如果看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额与GDP的比例,情况稍有不同:2020年以前,新建商品房的销售情况,基本能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到202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最高值,为15.7%。

之后,虽然国民经济仍在增长,但新建商品房的销售情况与GDP之比,负增长非常迅速,到2024年,这一比例只剩下7.2%,即房子增长的速度,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度,与GDP之比为7.2%,这是什么水平?稍好于2004年--商品房在我国刚刚起步的阶段。

某种程度上讲,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商品房将失去金融属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这一观点,你可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里找到类似的描述)。

这个现实,对于将商品房当作金融产品使用的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金融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有网友相信,人口对房地产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人口的变化周期是70年甚至更长,而商品价格波动通常是月甚至天为单位。

人口与房价的关系,可能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出现。或许时间,将决定这是一种种什么样的独特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商品的房子,其价格波动应该回归商品本身。

有正增长、有负增长才是常态,没有圆满的人生,亦没有只上涨不负增长的房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