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台海问题似乎成了一颗炽热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点燃一场无法预料的军事对峙,甚至是全球核战争的导火索。
而在中美因关税问题陷入紧张关系之际,台海局势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鱼叉”反舰导弹被视为对水上舰艇的重要威胁)
1、特朗普发布重磅决定,加速武装台岛
我们知道,特朗普从发起关税战的那一刻,就一直在暗示中国赶紧对话,4月底更是强调会在某一时刻降低对华关税,从而达成一项新的协议。这也被外界视为一种服软的信号。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按照美国一贯作风来看,其表达合作意愿的确没错,却也不曾放松对台湾的武装策略,加速交付武器装备,强化台岛反舰能力。
据美国全球防务新闻网透露,美国已向台湾交付了一批首批RGM-84L-4Block II“鱼叉”反舰导弹系统,其中包括5辆导弹发射车和1部雷达车,按照计划,剩余的68套系统及其配备的导弹,将在2028年末完成交付。
当然,这不过是整个27亿美元订单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内容还涵盖100套发射装置、400枚“鱼叉”导弹,以及4台雷达车,台湾地方防务部门还表示,此次采购的导弹将优于美军使用的版本,射程达到148公里。
说白了,美国对台湾,绝不是单纯的军售,更多是在战略上支持台湾以武力拒绝统一的态势。
(台湾采购美国“鱼叉”导弹,旨在阻止解放军两栖登陆部队登岛)
2、台湾妄想阻止解放军两栖登陆?
这一大规模军售,显然与喊话中国合作的态度形成矛盾,那么,其背后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台海是否会因此逐步走向更深层次的军事对抗?
在台湾看来,采购这批导弹,有望通过饱和攻击来阻止解放军的两栖登陆行动,可以在战术上给自己争取更多空间。
但其实不然。
尽管这次向台湾交付的“鱼叉”导弹规模庞大,如果深入分析其技战术性能,便会发现,它的威慑力其实相对有限。
从技战术角度来看,“鱼叉”导弹具备掠海飞行的特性以降低被探测的可能,最大速度却不超过1马赫,射程也不到200公里,再加之300公斤级战斗部的有限破坏能力,使其在面对中国先进的海军舰艇时,显得无能为力。
尤其是面对像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这些搭载有现代化防空和反导系统的舰艇,“鱼叉”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台东相当于台湾地区的“命门”,去年对峙事件中,解放军两栖打击群直达台东)
3、解放军两栖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军近年来在两栖作战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不仅仅体现在舰艇编队的规模和火力上,更在于综合作战能力的提升。
今年2月份的一次对峙事件就很好地展示了这一点。
当时,075型两栖攻击舰与台湾“基隆”级驱逐舰在台湾东部海域附近进行了对峙。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率领一个包括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两艘052D型驱逐舰以及一艘903型综合补给舰的打击群,出现在距离台湾岛以东约250公里的海域。
与此同时,台湾派出了一艘基隆级驱逐舰和两艘成功级护卫舰在该地区进行监视,时刻保持紧密跟踪。
在这之前,日本的统合幕僚监部还发布信息称,包括075型两栖攻击舰安徽舰在内的多艘舰艇组成的两栖打击编队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地区活动,更早时候还通过了巴士海峡,这意味着解放军的这支编队实际上已经围绕台湾岛航行了半圈。
(076型四川舰采用电磁弹射器,成为全球最大的两栖攻击舰)
4、解放军早已具备三栖作战能力
如今,新一代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成功下水,其不仅具备传统的两栖作战能力,还能搭载新型隐身战机和多类型无人机,使其在海空一体化作战中具备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打击能力。
此外,076型舰上的电磁弹射器提高了其航空作战灵活性,使其在这一领域的能力超过了一般中型航母。因此,随着076型舰艇的广泛服役,中国海军的海战策略可能迎来新的变化。
环球网援引专家的分析,076型具备三栖攻击作战能力,不仅能够进行传统的平面登陆,还可以执行空降和机降任务,显示出其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这无疑将为中国海军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提供更大支持和更多选择。
因此,无论是“鱼叉”导弹的加入,还是台湾试图通过增强武器装备来改变两岸军事态势的努力,在解放军强大综合实力面前,都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台湾所谓的“以武拒统”的策略,在解放军面前犹如班门弄斧,其战略幻想最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