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月9日的进一步临近,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使得全球目光聚焦俄罗斯首都,各国里领导人齐聚克里姆林宫,出席即将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庆典。

在这种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缺席的消息也显得是异常显眼,虽然特朗普本人以“时机未到”为由缺席,但是俄方则通过发言人公开否认特朗普的参与可能性。



而在这之后面对着特朗普将会在15日前往中东进行访问的行动,克里姆林宫更是对此表示出了普京近期并没有前往中东的想法,直接拒绝了特朗普的会晤邀请,并未曾给其留出外交回旋余地。

胜利日庆典的临近

红场上的礼炮声再度响起,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齐聚莫斯科,为这座城市的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二战胜利纪念日到年度国际安全会议,俄罗斯首都正成为全球外交舞台的焦点。



此次庆典越南、古巴、委内瑞拉等17国领导人确认出席,其中俄方特别强调对中方代表的“最高礼仪”安排,包括红毯仪仗队和专属会谈日程,而这一动作也被视作俄强化与非西方国家战略协作的明确信号。

俄方为中国代表团安排了红毯仪仗队接待,并专门协调俄乌冲突前线停火三天(5月8日-11日)以保障中方安全,双方提前于4月举行了副外长级反恐安全磋商,就情报共享、联合演习达成协议。



莫斯科借此次活动推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筹备,重点讨论多边贸易体制及反恐合作,中俄已建立独立于SWIFT系统的金融反恐监控网络,并启动特种部队混编演习。

而其他国家之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原计划出席阅兵,但遭欧盟威胁“影响入盟进程”后,以“急性肠胃炎”为由取消行程,匈牙利仅派外长级代表出席,这反映出欧洲内部对俄立场的分歧。



塞尔维亚的武契奇虽想要坚持“逆风而行”参与,但是在登机前最后一刻宣布因“身体原因”退出,社交媒体曝光其接到欧盟官员威胁电话,此举暴露巴尔干国家在东西方之间的平衡困境。

不仅是这些国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没有参与到这场庆典之中,而这样的结果还是在特朗普团队进行询问后的结果。



此前的4月特朗普团队曾表达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的意愿,但俄方明确表示“未就此展开任何讨论”,直接关闭外交通道。

普京的拒绝

普京的拒绝并非无迹可循,自特朗普在2025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其推动的“美俄和解”政策屡屡受阻,共和党内部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分歧、欧洲盟友的持续施压,使得特朗普的外交承诺屡屡“缩水”。



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次拒邀实则向西方传递明确信号,俄罗斯不愿在美俄博弈中扮演被动角色,尤其在乌克兰局势未明朗之际,莫斯科更需保持战略主动权。

尽管普京与特朗普曾多次互释善意,但当前国际格局已发生质变,其中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受邀出席庆典,而美国缺席,折射出普京在“东西方平衡”中的谨慎考量。



同时在俄乌冲突中,俄方为迎接中方代表宣布停火三天,引发美乌强烈不满,乌克兰要求至少停火30天,

特朗普则直接要求“永久停火”,但未获俄方回应,这种将庆典活动与冲突管理捆绑的操作,进一步压缩了美俄协商空间。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此前暗示:“胜利日纪念的核心在于反法西斯共识,而非个别国家的外交表演”,这一表态暗指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难以被俄方接受。

去年特朗普就职典礼期间,拜登政府以“降半旗悼念吉米·卡特”为由,迫使特朗普在哀悼氛围中宣誓就职,此事引发共和党强烈不满,因此普京此次拒邀也可以视为对美国政治内耗的间接回应。



俄罗斯国际事务专家亚历山大·杜金直言:“特朗普试图用个人魅力修复美俄关系,但历史遗留的互不信任,远比红毯仪式更难修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Social迅速回应:“普京的拒绝是短视的,美俄需要坐下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其团队随后透露,特朗普正考虑通过“第三方渠道”重启对话,暗示可能借助中东盟友沙特传递信号。



特朗普的中东之行

据白宫披露消息,2025年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会开启此次任期内首次中东访问,行程涵盖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只是此次访问虽以“经济合作”为表,但实则暗藏深刻地缘政治布局。

特朗普这一反常态的选择首先去访问中东的行径,不仅是在为沙特、阿联酋承诺的“大单”所进行争取,更是在为美俄之间的关系开启新一轮的谈判行动,为俄乌冲突之间的缓和与停止进行商议。



但是这项提议却并没有得到普京的认同,也并未就此事进行更进一步的回应,仅仅只是据克里姆林宫的声明中,表示了普京近期并没有想要前往中东的行程与安排。

佩斯科夫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俄方“未收到任何关于普京总统访问中东并与特朗普会面的正式提议”,强调当前俄美首脑沟通“主要通过外交渠道进行”。



此前的特朗普在推特暗示可能于5月13日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与普京“顺道会面”,但克里姆林宫迅速回应称,普京近期“专注于国内议程及欧洲事务”,无意改变行程安排。

克里姆林宫连续拒绝特朗普的会晤请求(包括中东“偶遇”计划、G7峰会邀请等),并通过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总统日程已满”,实质是拒绝被纳入美方主导的外交叙事框架。



虽然普京的拒邀无疑为美俄关系蒙上阴影,但有分析认为,双方仍有“破冰”可能,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的“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虽沦为笑谈,其政府近日通过特使威特科夫与俄方秘密接触,暗示私下外交渠道仍未关闭。

现在的俄罗斯在持续征召预备役、强化军事动员的同时,亦需避免与西方彻底决裂,这场外交博弈的结局,或许取决于两大核武国家如何在对抗与妥协间寻找微妙平衡。



结语

当前局势表明,俄罗斯正通过外交优先级的调整,将战略资源集中于巩固非西方伙伴关系,而美俄结构性矛盾在“互为筹码却互不妥协”的模式下持续深化。

而俄罗斯对特朗普的拒绝,“零代表出席”的冷处理,驻美大使职位持续空缺,释放出美俄关系“技术性降级”的信号,既是战略自主性的宣示,也是对全球地缘格局重构的一种关键信号。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信源:
《克里姆林宫:普京五月没有前往中东与特朗普会面的计划》
《特朗普准备启动中东捞金之旅 预期将收获3万亿美元“投资大饼”》——财联社
《总台现场直击丨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阅兵举行第二次彩排》——北青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