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海持续不太平,菲律宾在铁线礁上“小动作”不断,中方海警登礁亮旗宣示主权,菲方则悍然派出军警队伍非法登礁插旗,最后很快被中方依法驱离。整个事件引发各方舆论高度关注。
【越南就铁线礁问题向中菲发出外交照会】
更引人注目的是,就在中菲争端持续发酵之际,越南也“跳了出来”,通过外交渠道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对“中菲在铁线礁的行动不满”,理由是“侵犯了越南主权”,并宣称“这不利于地区和平与行为准则的制定”。
于是,不少人开始猜测:难道菲律宾找到了帮手?越南也要来分铁线礁的“蛋糕”?
但从国际关系的实际逻辑看,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越南的这份抗议声明,看起来是在“敲边鼓”,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姿态性外交”,跟菲律宾那种实打实登礁抢地盘的行为还不是一个性质。
菲律宾最近在铁线礁的挑衅行为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铁线礁作为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方在这一带的主权基础非常坚实。
为了回应菲律宾一系列非法挑衅,中国海警依法在铁线礁登礁亮旗,正当合理,完全符合国际法。而菲律宾方面却公然“学样”,将军警部队伪装成平民混上礁盘,强行插旗企图制造既成事实,甚至借此渲染所谓“菲律宾管辖”,结果当然是被中方严正警告并迅速驱离。
相比之下,越南的做法明显“克制”得多。他们没有派兵上礁、没有制造现场冲突,而是照例通过外交部发了一份“抗议声明”,展示一下立场,称对中菲未经其“同意”登上铁线礁表示不满。
说白了,越南这就是典型的“例行外交动作”——有点像有人在会议上举手说一句“我保留意见”,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更多是对内舆论和外交均衡的考量。
如果真的有意“分蛋糕”,越南早就该派船派人,跟菲律宾一样搞“抢滩登陆”,而不是“嘴上动一动”。
【中方访越受到越南政府最高规格接待】
事实上,越南的声明虽然听起来“带刺”,但本质上更多是为了平衡国内民族情绪以及维护其在南海问题上的既有立场。大家别忘了,就在不久前,中方领导人刚刚出访越南,越方给予最高规格接待,红毯、礼兵、欢迎横幅一应俱全。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多个重大合作协议,涵盖经贸、安全、教育、人文等多个领域。而就在不久前的越南统一50周年庆典上,中国解放军还受邀参加阅兵活动,成为为数不多的外军方阵代表之一。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尽管中越之间在南海存在一些分歧,但大局是稳定的、合作是主流的。越南知道,真要在南海问题上走菲律宾这条路,不仅搞不赢中国,还会严重损害自己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国自2004年起就是越南的最大贸易伙伴,如今越南同时也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在当前越南高度依赖出口与外国投资的背景下,中越关系的稳定,对越南经济来说几乎是“命脉”。
所以,越南可以在外交上“象征性喊几句”,但真要它像菲律宾一样跑去铁线礁“闹事”,恐怕越南领导层还真不敢赌这个局。
从国际战略角度看,越南此举更像是在观察:中菲在铁线礁的这场“对峙”会演变成什么?中方底线在哪里?美西方介不介入?一旦情况有变,越南再决定自己该如何调整策略。
【中国对铁线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这是一个典型的“试温度”战术。说白了就是,越南不想缺席南海话语权,但也不想做出头鸟,更不想把中越关系搞僵。它的利益不在于“登礁抢地”,而在于未来在《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桌上,能争取到更多地盘和“发言权”。更直白点说,越南的策略,就是典型的“两头下注”。
面对越南这类“既表态又不冲突”的做法,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确——我们对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寸土不让,但对朋友之间的意见分歧,愿意通过对话解决。
这正是中国外交的一贯风格:对菲律宾这种故意挑衅、步步试探的行为,必须坚决回击;但对越南这种没有实际挑衅行动的“口头声明”,可以通过沟通、引导、甚至合作来稳定局面。
所以,越南这次发个外交照会,没必要草木皆兵。我们要看的是实质行动,不是外交辞令。只要越方不做出实际侵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行为,中越关系的基本面就不会轻易动摇。
但话也说回来,如果哪一天越南真学菲律宾那一套,也敢跑到铁线礁上插旗、造房、驻军,那么中方同样会依法坚决应对,毫不含糊。
总而言之,朋友可以有分歧,但绝不能踩线。南沙群岛,包括铁线礁在内,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无论哪个国家,想通过小动作在这里“分蛋糕”,最终都只会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