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观察,我们生活的社区里,总有这样一群热心人。
邻居之间拌嘴起了矛盾,张家长李家短的,大家都会第一时间请他们来调解,很快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小区路面损坏影响通行、门口积雪结冰埋下安全隐患……社区的大事小情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带头参与、协调解决。
他们是谁?为何大家对他们信赖有加?让我们一起走近新区“网格支部书记”,听听他们的故事。
01
退休后,她换个“舞台”重新“上岗”
61岁的金有秀曾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电焊女工,退休后,她离开焊花闪烁的车间,来到社区发挥余热,成为顶山街道为数不多的居民网格党支部书记。
“金大姐,我们6栋的电梯坏了一个星期,跟物业反映好几次,都没有修好。”接到邻居的求助电话,金有秀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金有秀得知电梯维修工作延迟是因为在等一个关键配件,她建议物业在等待配件期间,在电梯口张贴告示,详细说明故障原因、维修进展和预计修复时间,并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居民随时咨询。
为确保问题不再拖延,金有秀每天跟进配件采购进度,并督促维修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配件一到就能立即安装。电梯修复的过程中,金有秀一直在现场紧盯进度,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修复完成后,她全程参与验收,仔细检查电梯的运行状态,直到确认电梯平稳运行,她才放心离开。
“我大学一毕业就来到社区,当时不怎么会跟居民打交道。金书记不但帮我熟悉社区情况,还教给我很多与居民沟通的技巧。”社区工作者戴文杰感激地说道,“她总是告诉我,做社区工作要用心倾听,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
在金有秀的言传身教下,戴文杰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社区工作者。他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居民建立联系、如何高效解决问题,也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工作的意义。
02
在小区种蘑菇?书记带头,业主满意
天润城十三街区网格党支部书记葛茂安,曾担任通讯员、车间主任、厂长,他把在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上的经验,创新复制到了社区网格工作上。
经过葛茂安和小区业委会成员充分调研,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并和物业公司沟通,天润城十三街区的物业管理模式由“包干制”转变为“酬薪制”,业主们每月缴纳的物业费,由业委会定期公布财政报告,保证钱充分用在改善小区生活环境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物业一线员工的薪酬待遇。
不久以后,小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物业费收缴率由之前不足20%提升至98%以上,物业员工薪酬也提高了15%,小区3年实现无治安案件、无事故、无盗窃,业主满意率达到95%。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经过多方论证确认可行性后,葛茂安利用小区地下室阴凉、空旷、通风的特性,在这里默默种起了蘑菇。他两批次投产600平方米蘑菇种植,合计产量约2.4万斤,蘑菇收获后,他免费送给小区居民品尝,剩余的及时谋划销路,募集而来的资金作为小区建设及居民服务经费。
03
车间班长变身社区“幸福当家人”
滕素金,原南化氮肥厂车间班长,现在她担任大厂街道新华一村社区第一网格党支部书记兼“幸福当家人”志愿服务队队长。0.6平方公里网格,1779户居民,想要当好这个“家”绝非易事,如何广泛调动更多资源,更好服务社区居民呢?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滕素金首先想到的就是发挥好组织的力量。
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她以“党建+网格”双融双促机制为抓手,依托社区网格驿站打造支部前沿阵地,组建由12名社区党员骨干牵头的先锋队伍,联动退休职工、维修达人等28名社区能人,开展政策宣讲、应急服务、邻里调解等。
有了高效的组织保障,困扰居民的民生问题往往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有一次支部通过“红色议事”活动收集到居民王大爷提出的台阶安全隐患后,滕素金立即启动“党员领办攻坚”程序,组织3名支部委员实地测量勘察,协调修理单位、居民代表召开现场议事会确定施工方案,发动2名党员志愿者义务参与安装。从问题发现到扶手竣工仅用几天时间,支部响应速度获居民点赞。
基层服务25年来,滕素金先后带动社区党员、群众约260人加入“幸福当家人”志愿服务队伍,每年累计组织参与志愿活动近百场,近三年累计服务时长近1300小时。那些用粉笔标记的改造点位、用毛线捆扎的应急工具、窗台上晾着的蓝布围裙,正连缀成最生动的治理图景,见证着一位老党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刻度。
素材来源 | 党群工作部
编辑 | 游堃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