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7日讯 “五一”假期,济宁市任城区文旅市场迎来高峰,各景区景点、特色街区游人如织,商圈文旅活动热闹非凡,文化场馆活动精彩纷呈,文旅市场秩序井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假期期间,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街区周边文化资源丰富,涵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大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白楼、天井闸,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竹竿巷等。游客们既可以乘坐游船欣赏古运河两岸的风景,也可以漫步古街古巷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街区内还设有各类特色店铺、美食摊位,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地道的美食小吃,购买精美的文创产品,体验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尽情享受假日的惬意时光。据统计,假期内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日均客流量达1.2万人次。四季牡丹园景区也迎来了大批游客,尤其是研学队伍人流如潮。园内,各色牡丹争奇斗艳,花香四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游客们穿梭于花海之间,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对于前来研学的学生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和了解花卉知识、传统文化的课堂。五一期间,四季牡丹园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达到3.5万人次。
任城区的特色街区也成为热门打卡地,共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再现文旅市场繁荣景象。丰富的文化活动、特色的商业业态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任城休闲娱乐、感受城市魅力。在国投·麷街内人潮涌动,作为济宁地区唯一的情景式购物公园,以人文、艺术、自然和科技为主题,满足消费者“吃、喝、玩、乐、购”一站式生活需要,打造济宁文化商业新地标。五一期间,国投·麷街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和特色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消费娱乐,日均客流量达到6万人次。25H文化创意产业园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潮流的商业业态,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园区内,工业风网红书店、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馆、潮牌集合店等构成“拍照九宫格”标配场景,街头艺术涂鸦墙、集装箱市集成为短视频平台热门取景地。假期特别推出的“五一特种兵趣玩节”,涵盖脱口秀开放麦、机车巡游、咖啡品鉴会、露营墙绘等10余类活动,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在这里既能打卡拍照,又能看live演出,太符合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了。”从济南赶来的游客陈雨桐说。
文化场馆同样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去处。五一假期,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化身“运河文化会客厅”,以“探秘水韵长河·解码治河智慧”为主题推出系列特色活动,通过文物展陈、互动体验、研学课堂等多元形式,吸引万余名游客走进这座元明清治河“中枢”,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4000人次,成为假期文化旅游的“打卡新地标”。假期特别策划“运河文化沙龙”,邀请运河文化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设专题讲座。《河道总督与济宁城市变迁》讲座中,专家通过地图考证、文献解读,揭示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非遗手作课堂上,游客用传统工艺制作“运河船舵”文创书签,成为社交平台热门话题。数据显示,青年游客占比超40%,“在古建筑里学历史”成为Z世代新时尚。
为确保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的安全有序,任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提前部署,以“人潮”不“拥挤” “热闹”不“混乱”为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的结合,既让游客感受到任城的热情,更让安全成为文旅消费的“标配”。假期期间,全区投入文旅安全保障力量超过2000人次,其中景区景点、文化场馆一线安保人员同比增加50%。在运河记忆街区、河道总督署展示馆等热门点位设置“网格化”管控区域,每个网格配备2名工作人员+1名志愿者,负责客流疏导、应急处置等工作。数据显示,河道总督署展示馆通过“分时段预约+实时流量预警”机制,将瞬时最大客流量控制在承载量的75%以内;运河记忆街区协调交警部门对清平巷道路两侧进行规范停车管理,车辆平均通行效率提升40%。
五一假期任城区文旅市场的火爆,不仅展示了任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城市魅力,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为任城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宣传任城形象、提升任城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任城区将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多优质的旅游体验。
闪电新闻记者 贾鑫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