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拍《水饺皇后》时,不少人是质疑的。

一个喜剧演员演个离婚带娃的女人,还得全素颜、增肥、哭戏不断?

结果一上映,口碑爆了。

首日破千万,猫眼预测票房直接拉满——3.37亿。

网友说得好:“这锅饺子,真香。

还带眼泪味儿的。”谁能想到,喜剧出身的马丽,居然能把一个“摆摊创业的女人”演得那么真实那么扎心。



01

电影讲的是臧健和的故事。

一个北方女人,带着两个女儿流落香港。

没地方住、没工作干,被老公抛弃,还在异乡举目无亲。

她干了啥?

摆摊卖饺子!

在湾仔码头,她买了辆破木板车,站在风里雨里,用不熟练的粤语大喊:“睡觉!”

观众一开始还以为她疯了。

其实她是把“水饺”喊成了“睡觉”。

可就是这一声“睡觉”,开启了她的创业路,也开启了她的命运翻盘。

而这一幕,马丽演得太扎心了。

脸憋得通红,眼睛里是怕、是羞、是撑——一把抓住观众的情绪。



02

马丽为什么成功?

不是靠哭,是靠“撑”。

情绪不上头,但眼神有力。

素颜演戏、下跪十几次不喊苦、零下5度街头淋雨拍戏12小时——她不是在演,而是真的“活成了”臧姑娘。

两场戏印象最深:

一场是被丈夫抛弃后,一边哭一边咬牙说:“不是你丢下我们,是我们不要你!”

另一场,是混混调戏女儿,她拎着菜刀冲出来,那眼神杀伤力太强,导演刘伟强当场眼眶湿了。

观众也湿了。

有人说:“从马冬梅到臧健和,马丽是用脚,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03

这电影,能成,还得感谢一众港星的神助攻。

惠英红演的房东红姐,刀子嘴豆腐心;

朱亚文演的水警华哥,嘴硬心软;薛凯琪演的舞女,风情万种;

袁富华演的糖水伯,最接地气。

糖水伯把摊位让出来、红姐借钱买小推车、水警天天来吃饺子撑场面——

一群小人物,在那个动荡年代,拉着一个母亲往前走。

这才是真实的老香港。

刘伟强拍得很细腻。

暖色调、近镜头、饺子出锅时的蒸汽,观众不仅闻到了香味,还闻到了人情味。



04

马丽没有营销,没有炒作,靠的就是实力。

从《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一路走来,大家都以为她只会搞笑。

结果这次,她把自己“哭成了影后候选人”。

影片最后,真人照片和电影剧照对比出现,影院里一片安静。
很多人都感叹一句:

  • “这哪是演戏?这就是一碗热水饺背后的血和泪。”

这一次,马丽又赌对了。

05

《水饺皇后》不是炫技大片,不是资本堆出的神作。

它就是一锅热腾腾的家常饺子,皮薄馅足,鲜香扑鼻。

可这锅饺子,吃进去的是情感,咽下去的是共鸣。

马丽演得不完美,但足够真实。

也正如臧健和那句话:

  • “命运像饺子皮,不揉几遍,不成型。”

所以,别看马丽出身喜剧,真演起苦情戏,也能撑起一锅热饺子的分量。

在这个动不动“天幕”“流量”“特效炸街”的时代,这锅朴实的《水饺皇后》,就是观众心头的热饭、热汤、热人情。

谁说观众只认资本?

这一次,马丽用票房、用口碑,狠狠打了脸。

吃了这一锅饺子,再说不香,那就真是嘴挑了。

愿马丽这样不从众的演员,越来越多。

愿中国电影里这样接地气的好故事,越来越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