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破土而出、智慧农业悄然兴起

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城乡道繁花似锦

卫生医疗日新月异、崭新校舍拔地而起

璀璨夜市人潮涌动、“阿勒泰”在家门口

从纸上蓝图到实景图

花都以“百千万工程”为笔

绘就一幅以民生为本、宜居为底、

智慧为墨的幸福画卷

近日,广州市花都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印发《花都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百千万工程”在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主要目标,提出实施产业提质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城乡风貌提升行动、改革攻坚行动、社会力量动员行动等五大攻坚行动,重点推进10大类66个项目、总投资1148.42亿元,实施26项大仗硬仗任务83项攻坚举措,推动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努力交出大考之年的优异答卷。

实施产业提质行动

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一区一城一港一湾”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6个战略性产业、3个未来产业、5个现代服务业。

提能升级重大发展平台。纵深推进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积极推动南方枢纽上升为省级和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抓好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加快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快打造“盆景、花卉、渔业、果蔬、畜禽”5个10亿级产业集群,深化农村职业经理人、强村公司、典型村专员等试点工作,2025年争创1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打造1个乡村酒店(民宿)发展集聚区。

持续优化商业服务功能。出台加快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2025年新增1个A类农贸市场。


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

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扎实推进“依法征收,净地出让”城中村改造项目和旧村全面改造项目,高质量推动广州北站东侧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微改造项目二期改造,将平龙新时代社区打造为全省首个新时代社区(未来社区)样板。

推动基础设施功能完备和标准提升。建设和完善“三横六纵”高速公路网络、“内外环+七横八纵”主骨架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42.26公里,完成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暨配套管网第一阶段建设。

提升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建设全市首个省级标准化“数智”零工市场,加快区内3所中职学校整合工作,推动社保“镇村通”工程覆盖率达100%。

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公办学位“直通车”、乡村教师“走教”等教育民生改革,力争2025年培育1个以上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和分级诊疗体系,积极推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等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快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

织密“一老一小”服务网络。实现全区公办养老机构省二星级及三星级建有率达80%、60%以上,镇街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0%全覆盖。建成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一镇街一普惠”托育机构,60%的社区(村)设有社区托育点。

丰富基层文体服务供给。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擦亮“文化花都·艺术周末”等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推动全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深化“花都极先锋”全域党建品牌建设,深化拓展“10号工作室”3.0版联系服务群众功能。争创省级“枫桥式派出所”“标杆警务室”“优秀社区(驻村)民警”特色品牌。


实施城乡风貌提升行动

打造一流人居环境

整体优化城乡风貌。推动十五运会重点道路卫生、秩序及园林绿化等方面稳步提升,巩固提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成效,加快建设全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2025年提升“四沿”区域房屋风貌2048栋。

巩固提升乡镇分类建设水平。做大做强花东镇、炭步镇、狮岭镇等中心镇,推动花东镇基本达到小城市标准,做专做精花山镇、赤坭镇等专业镇,做优做美梯面镇特色镇,推进赤坭镇建设美丽中国先行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提升51个典型村建设成效,加快建设第三批典型村,推动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岭南新乡村花都样板。全面提升“花漾年华”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乡约古韵”“水墨丹青”等新乡村示范带。

提升绿美花都生态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花都湖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2025年新种植树木不少于20.19万株,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实施改革攻坚行动

激发释放发展活力潜能

优化区镇管理体制。深化赋权强镇、强镇赋权改革,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实施“12+N”重点工作。

深化农业农村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申报工作,探索以“国企+民企”合作模式推进集体经营性用地规模流转,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

加强人才队伍保障。持续发挥区管职级公务员典型村工作专员作用,选派业务骨干、年轻干部参与“百千万工程”,2025年新培育“强村公司”4家以上、农村职业经理人一批。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百千万工程”用地指标池,打造赤坭镇“联城带村”、炭步镇“产城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点,深入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

推动财政金融资源有效下沉。安排“百千万工程”统筹资金、激励资金,做优“金融春风送暖”服务品牌,持续推动“金融村官”试点扩面提质增效,支持区属国企按规定承接更多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和建设资金。


实施社会力量动员行动

凝聚各方参与强大合力

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推进连山、连南、德庆三地合作探索“反向飞地”,保障对口帮扶资金投入,推动海珠区、白云区、市供销总社等单位帮扶项目落地见效,以落实“北部山区22条”推动梯面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更好发挥企业助力作用。统筹发动央企、国企、民企、商(协)会等各类力量,引导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镇村取得新成效,2025年推动20%(38条村)以上的行政村新增结对帮扶项目,建立项目“投建营”一体化的市场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强化专家智库和高校智力支撑。完善“百千万工程”决策咨询机制,加强与国家级、省级高端智库的合作。做实“双百行动”,服务临空产业、低空经济发展,围绕化妆品产业研究成果转化2—3个。

有效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合作)地区农副产品展销帮扶活动,持续推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工作和“青年大学生兼任团组织干部”项目,探索建设“美丽庭院”、“美丽庭院”村、“美丽庭院”景观带。

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深度参与。实施侨助“百千万工程”行动,发动侨联会、海青会等组织力量,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捐赠物资活动、港澳台侨交流活动,推动新项目落地和已有项目增资扩产。


来源:花都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办

编辑:洪敏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