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关于中美是不是开展了关税和贸易谈判,传出了多种矛盾消息。中方公开表示,没有和美国进行任何正式会谈,仅仅实施了工作组级别的底层沟通。美方从特朗普到财长贝森特,都信誓旦旦地声称,和中方进行了沟通。当媒体问到,美方到底会见了中方哪些人的时候,这两位却语焉不详。


4月30日,本森特承认,在18个重点关税谈判对象中,有17个前来接洽,中国没来。那前来接洽的17个,就能很快达成协议吗?恐怕不会有这么容易。

据报道,欧盟忽然对美国几大互联网巨头实施垄断罚款,苹果公司被罚款5亿欧元,元宇宙平台,也就是脸谱网站,被罚款2亿欧元。

虽然只有几亿欧元,但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美国虽然在货物贸易上常年逆差,但是在互联网服务贸易上却是顺差。脸谱、X等社交媒体,贝宝等支付手段,以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在欧洲大行其道,几乎打垮了所有的当地竞争对手。欧盟早就想要对这些互联网巨头下手,但一直隐忍不发。如今,欧洲被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加关税政策,逼得忍无可忍,终于逮住机会出手了。


欧盟还在讨论,要针对特朗普支持率最高的几个州进行精准打击。比如,肯塔基州和佛罗里达州比较支持特朗普,欧盟可以分别禁止这两个州的威士忌和橙汁进口。

欧洲敢这么做,是出乎特朗普意料的。历史上,美国对欧洲的贸易战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欧洲国家虽然结成了经济政治联盟,但毕竟不是统一国家,容易被各个击破。加上美国多年来渗透欧洲政坛,培育了不计其数的傀儡和代理人。


但是到了特朗普这里,情况发生了变化。代理人和特朗普并不是一个阵营,他们只听命于美国的“影子政府”,主要是民主党势力,特朗普完全指挥不动。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欧洲反抗美国的罕见一幕。

在对日谈判的问题上,特朗普和贝森特也是以谎言自嗨。贝森特说,马上就要和日本达成非常好的协议了,但日本方面却没有透露任何风声,显然是没有谈妥。

当然,在诸多谈判对象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印度。印度是表现最积极、最希望早日达成协议的唯一国家。莫迪政府是想插队到中国前面,先谈成、先引资,吸引美国制造型企业把工厂放过来、把订单投过来,这是地道的与虎谋皮。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莫迪还与万斯上演了一出“美印一家亲”,他会见了万斯的印度裔夫人,还见了他们的混血小孩。

那么,莫迪能如愿吗?特朗普搞关税战,是要为美国捞好处;印度同样也想要捞好处。有本事在铁公鸡身上捞取好处那是本事,但如果两国联合起来制定针对中国的阴谋,那我们是要坚决反击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