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打造“道德银行”,探索出服务储蓄登记——回馈激励新型志愿服务模式,把个人、组织做的每次好事、参与的每次活动量化成“幸福币”实行积分管理,通过“道德积分”换物品、买服务、享荣誉,动员居民主动融入社区建设管理,构建基层参与式治理模式,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文明单位等8个“国字号”和20多个省级荣誉称号,共有“中国好人”4人、“铜陵好人”18人、“楼道好人”530人。

主要做法

道德量化“存储”美德,挖掘社区参与治理潜力

幸福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对社区好人呼唤站、“微公益,微心愿”、党员信访接待站等平台进行了整合,建成一处储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银行。道德银行由“幸福币”“爱心商家联盟”“志愿者”“社区”四大主体构成,以制度化为保障,逐步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爱心认领榜

一是立体化搭建服务平台。社区党委将“道德银行”建设作为为居民办实事载体之一,整合辖区资源力量下沉社区,成立领导小组,划分志愿服务网格。各网格由支部书记担任“行长”,社区“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网格员为“银行员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服务流程。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办公阵地设立办事网点、搭建实体平台,安排专人值守,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依托微信小程序搭建线上平台,开设“网上银行”办事厅,开通咨询热线,线上线下同步,推动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精准化办理业务、管理储户,实现“指尖”申报参与项目、查询兑换积分等,目前“银行”已累计办理业务1.23万余起。

二是开放化吸纳银行储户。坚持“服务社区、面向社会”,通过开户送福利等方式广泛吸纳本区域党员、群众、单位等成为银行储户,组织储户参与活动并量化为“幸福币”存入账户开展管理,引导储户向善向上,最大限度汇聚起建设社区、治理社区的各方力量。目前共吸纳社区居民储户2860户,志愿服务组织储户38户,形成自发参与、多方参与的格局。

三是个性化设置积分指标。以群众需求和社区重难点工作为导向,将“储户”分为党员、群众、社会组织、辖区企业等类别,结合老、幼等群体特征,采用“常规指标+特定指标”方式,差异化设置积分标准,针对性制定积分管理办法,开展分类管理。通过常规指标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实行完成加分、未完成扣分的正反激励模式,督促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道德物化“兑出”风尚,增添社区参与治理动力

社区以“道德银行”积分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积分制的奖励作用,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嘉许相结合,在辖区内形成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引导居民律己向善、见贤思齐。

一是实打实兑换生活物资。通过社区补助、引入社会资本支持方式筹备激励物资,根据居民需求列出包含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多个档次的物品兑换清单,“幸福币”储户可前往办事网点兑换大米、油、文具等日常生产、生活及学习用品,也可以兑换加盟爱心商家的打折优惠卡,享受相应的优惠或兑现实物,目前已累计兑换4.83万余元物资。另外,每年拿出2万元,对获评优秀的社会组织给予现金奖励,并优先向其购买社会服务。


社区道德银行根据兑换规则为“小小志愿者”兑换道德币

二是多渠道购买服务项目。联合政府机关、协会组织、企业学校等力量,在社区开设月嫂、家政保洁等6项惠民服务,明确兑换标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如幸福社区无线电爱好者俱乐部授课的专业志愿者孙克恰,每周1次免费为辖区孩子们培训无线电知识,每次活动结束后,社区都会在其道德银行爱心账户内存入一枚“幸福币”。目前,他已经有144枚幸福币。此外,在“道德银行”办事网点常设社会组织服务联系点,向储户提供咨询、预约、购买等服务。如成立社区“法治超市”,四年多的时间里,共接待法律咨询400人次。下一步,社区还将进一步增加洗车、观影、流量兑换、医疗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道德银行”的影响力。

三是树典型激发情感共鸣。社区将“道德银行”累计积分情况作为各类评选的重要指标,以居民村为单位,每年年底举行评选活动,根据“幸福币”的持有量,对排名前列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分别授予“优秀社会组织”、“星级文明户”、“幸福偶像”、“道德富翁”、“星级志愿者”等不同荣誉称号,并邀请他们进学校、进楼栋做讲座,对于事迹特别突出的“存储大户”,逐级推荐为“楼道好人”“铜陵好人”等。同时,把“道德积分”作为居民享受就业培训、享受相应爱心服务、推优入党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作为社会组织、辖区单位考核依据,让做好事带来“好处”。

道德固化“汇聚”能量,凝聚社区参与治理合力

社区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民主意识强、利益诉求多的特点,组织各类活动搭建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和居民的互动平台,引导居民直接参与到社区活动、协调矛盾、共管共治中来,增加社区各治理要素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让干部进入居民“朋友圈”,凝聚合力共促基层治理。

一是全过程监管提升制度实效。为确保公开公正,社区严格配置评分员、评比员、记账员和法治超市管理员,并以社区网格为单位,选聘公德心强、群众公认度高的居民组建管理评审团,负责审核评估“道德量化”积分工作,通过电话查证、入户访查等形式对拟存入的道德事迹进行审核认定,确保真实性。建立“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台账,实名记录道德先进事迹及积分情况,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网站、公示公开栏等渠道面向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区党员群众监督。


社区组织优秀志愿者到三河古镇开展公益活动

二是全覆盖统筹做好民生实事。“道德银行”运行至今,在社区形成了无德少德不受欢迎、“好人好报”得到认同的积德行善氛围,让道德增值,逐步汇聚起大爱无疆的全民行动。建成“幸福心吧”,将心理干预引入综治维稳中心,使社区禁毒工作全省领先;与辖区交警部门合作,建成“幸福六尺巷”组织,使停车毁绿占道现象得到有效化解;针对辖区人口老龄化,设计了“幸福来敲门”项目,成功申报10万省级专项资金,解决了独居和空巢老人服务缺位问题;针对辖区单位中国银行的需求,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开展了诉前调解,使贷款纠纷案件最长两年审判程序缩短为不足20天的司法确认,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诉讼成本。

三是全方位宣传汲取榜样力量。身边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移动版教科书。社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宣传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如,利用辖区内的宣传大屏、文化广场、文明实践站所、社区播报等线下阵地开展社会宣传,同时,开辟“道德银行”网上银行好人好事专栏,拓展线上宣传平台,展播涌现出的先进好人事迹,切实推动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宣传常态化,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身边榜样的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富道德滋养。

经验启示

道德银行让参与公益慈善、爱心捐助或其他助人为乐活动的人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借鉴银行的储蓄理念,让获得者把积分存入“道德银行”,累计的积分可到“爱心超市”等处兑换商品或服务,是一种以“文明行为和道德善举”为内容,以“银行储蓄”为手段,以“榜样教育”为途径的道德建设方式,让人们在帮助别人时获得快乐、实惠。

一是就居民而言,最大限度调动居民参与性。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更加多样,只有转变社区服务模式才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家政、物业、快递、养老托幼、食品配送等方面需求。“道德银行”的成立,采取服务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以政治荣誉、社会评价、物质激励和换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服务项目由居民提议、社区倡议,社会组织规范实施的良好格局,转变了居民生活行为习惯,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氛围。同时,调动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实现了小活动周周有、集中活动月月有、大型活动季度有,居民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文明尚德蔚然成风。社区与居民以“道德”紧密联系,组成了“一家亲”的大家庭。

二是就社区而言,自治机制得以有效更新。通过建立“道德银行”,扩大了社区吸引力、影响力和社区管理服务能力,让社区的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利用“道德银行”的方式让居民主动加入社区建设中,影响和发动居民自己管自己,破除对社区管理的不理解。建立起了社会组织及辖区单位融入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桥梁,直接让居民与单位、团体接触,减少了社区引导、宣传、对接和管理的难度,让“道德银行”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推手,促使其又快又好地运行。

三是就社会而言,多元共治格局逐步形成。“道德银行”的常态化开展,使居民通过不同渠道、方式展现“道德”,促使各种公益团体孕育而生,体现出帮扶群众、弘扬正能量等各种服务功能,政府管理、社区治理等更智能化。针对社区居民自发参与各种活动的特点,特别是文化体育、生活服务、公益慈善、公益维权、社区治理等活动,整合社区现有资源,以“道德银行”为依托,孵化了陈氏太极拳等12支专业志愿组织。“道德银行”成为了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助推器”,各社会组织的发展由“道德”来助力,参与活动得“幸福币”,兑换“幸福币”可参与活动,用“道德”这颗种子培育出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健康迅速发展。(安徽省政研会供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