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张秀兰一直觉得儿子儿媳非常孝顺。

所以拿到200万拆迁款时,她毫不犹豫的都给了儿子。

直到那天早上,张秀兰突然感到心脏不适。

她挣扎着拨通了儿子王建军的电话。

"儿子,我...我胸口疼...快来...带我去医院..."

张秀兰艰难地说道。

然而电话那头的声音却让她眼前一黑……



01哄骗

"妈,您歇着,我来做饭。"王建军接过母亲手中的菜刀,一脸孝顺。

张秀兰坐在小板凳上,望着儿子忙碌的背影,脸上写满了欣慰。

屋外,周丽娟端着刚洗好的衣服进来,笑眯眯地说:"妈,您的衣服我都洗好了,等会儿晒干了我给您叠好放着。"

"好好好,你们两口子真是孝顺。"张秀兰点点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不像你姐,自从嫁出去,连个面都难见到。"

周丽娟听到这话,立刻顺势说道:"是啊,姐自从在医院当了护士长,越来越拿咱们不当回事了。前天我去医院,远远看见她在和同事说笑,本想过去打个招呼,她却装作没看见我,直接走开了。"

王建军在厨房喊道:"我姐就那样,现在生活好了,嫌咱们没文化,拿不出手。"

张秀兰叹了口气:"我这心里啊,就跟刀割一样。养儿养女,到头来还是儿子贴心。"

周丽娟见状,赶紧递上一杯热茶:"妈,别想那些不开心的。对了,听说您那老房子要拆迁了?"

张秀兰点点头:"是啊,城中村改造,政府要拆迁。估计能赔不少钱。"

周丽娟和王建军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随即说道:"妈,这拆迁的事可得好好谋划,可别让人占了便宜。"

"什么意思?"张秀兰疑惑地问。

王建军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说:"妈,实话跟您说,我听说姐和李明打算让您把拆迁款给他们投资做生意。"

"真的假的?"张秀兰一脸不可思议,"小燕没跟我提过啊。"

周丽娟凑近一些,压低声音说:"妈,这种事他们能直接跟您说吗?前天我去医院,无意中听到姐跟同事炫耀说,您家拆迁能拿不少钱,到时候她要想办法拿去投资,赚了钱也不给您养老。"

张秀兰脸色一下子变了,气得手发抖:"我怎么养了这么个女儿!"

王建军叹了口气:"妈,我本不想说破,但您是我亲妈,我不能看着您被骗啊。其实这些年,姐一直觉得您偏心我,早就有怨言了。"

周丽娟接话道:"是啊,上次我在商场碰到姐,她还说什么'老人该由儿子养',根本不把您放在心上。"

张秀兰气得胸口疼:"我怎么不知道小燕是这种人?"

"人心隔肚皮啊,妈。"王建军摇摇头,一脸痛心,"您还记得去年您生病,姐来看您才待了半小时就走了吗?其实她是去和朋友逛街了,根本不是因为医院有急事。"

周丽娟添油加醋道:"是啊,我那天刚好在商场看见她和朋友大包小包的,买了好几千的衣服,可来看您的时候,就带了个十几块钱的水果。"

张秀兰想起去年生病时,女儿确实来得匆忙走得急,心里的怀疑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正说着,门铃响了。

周丽娟去开门,王小燕拎着两个鼓鼓的袋子站在门口。

"妈,我给您带了些补品和水果。"王小燕笑着走进来,却发现屋里气氛有些不对。

张秀兰冷着脸,没有回应女儿的问候。

王建军和周丽娟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热情地招呼起来。

"姐,来得正好,我刚做好饭,一起吃吧。"王建军面带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王小燕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点点头坐了下来。

饭桌上,张秀兰对儿子儿媳的嘘寒问暖热情回应,却对女儿的关心爱答不理。

"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我带了些医院的滋补品,对您的老寒腿有好处。"王小燕关切地问。

张秀兰冷哼一声:"我好着呢,不劳你操心。"

王小燕愣了一下,不明白母亲为何突然这么冷淡。

周丽娟见状,暗自得意,趁机说道:"姐,听说你们医院最近在搞什么投资项目?挺赚钱的?"

王小燕困惑地看着弟媳:"没有啊,医院哪有什么投资项目。"

王建军迅速打断:"对了姐,听说你们家最近买了新车?李明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王小燕摇摇头:"什么新车,我们还是开那辆老福特呢。李明就是个普通教师,哪来的什么大生意。"

饭后,王小燕试图单独和母亲聊天,却被王建军找借口打断。

临走时,她拉住母亲的手:"妈,下周我休息,来接您去我家住几天吧?"

张秀兰抽回手:"不用了,我在自己家挺好。"

看着女儿失落的背影,张秀兰心里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的是,刚一关门,王建军和周丽娟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老婆,你这招真是高明,姐都莫名其妙了。"王建军低声说。

周丽娟得意地笑了:"这才哪到哪,等拆迁款一到手,你看我怎么彻底断了她和妈的联系。"

"拆迁款到手,咱们就有钱买大房子、新车子了,到时候谁还管老太太?"王建军畅想着未来的富足生活。



周丽娟警告道:"先别得意,这钱还没到手呢。这段时间你可得好好表现,别露出马脚。"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贪婪的算计。

02扭曲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建军夫妇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孝心表演"。

每天早晨,周丽娟都会给张秀兰送来热腾腾的早餐;傍晚,王建军准时出现在母亲家门口,带来新鲜的菜和水果。

表面上,这对夫妻简直是孝顺的典范。

然而,在这孝心的表象下,他们不断在张秀兰面前抹黑王小燕,把每一个小事都扭曲成女儿不孝的"证据"。

一天,王小燕打电话给母亲,说要来看望她。

张秀兰刚放下电话,周丽娟就"碰巧"来访。

"妈,谁打电话来了?"周丽娟一边整理茶几一边随口问道。

"是你姐,说要来看我。"张秀兰回答。

周丽娟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可真稀奇。我昨天在菜市场碰到李明,他说姐最近忙着和朋友们一起筹划开美容院的事,哪有时间来看您啊。"

"开美容院?"张秀兰皱起眉头,"她没跟我说过这事。"

周丽娟假装不经意地说:"可能是怕您知道后,让她拿出些钱来给您养老吧。李明还说,他们准备投入一大笔钱,就等着...额..."周丽娟突然打住,装作失言的样子。

"等什么?"张秀兰追问。

周丽娟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我也是听来的,说是等您的拆迁款下来,姐打算劝您投资她那个美容院。"

张秀兰听了这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她倒是打得好算盘!我辛苦一辈子的钱,凭什么给她去投资?"

周丽娟见计谋得逞,赶紧顺势说道:"妈,您别生气,保重身体要紧。不过这事您可得留个心眼,别被姐的花言巧语骗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王小燕来了。

她带着几袋新鲜水果和一些老人喜欢的点心,满脸笑容地走进门。

"妈,我来看您了。"王小燕热情地打招呼,看到弟媳也在,点头示意,"丽娟也在啊。"

周丽娟笑着回应:"是啊,我每天都来看妈,给妈做做家务、聊聊天。"言下之意是在暗示王小燕不常来。

王小燕没在意,转向母亲:"妈,我今天带了您爱吃的桂花糕,还有医院营养师特别推荐的枸杞红枣茶,对您的身体好。"

张秀兰接过东西,态度冷淡:"放那儿吧。"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王小燕尝试找话题:"妈,听说您家那边要拆迁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这话一出,张秀兰和周丽娟同时变了脸色。

张秀兰警惕地看着女儿:"拆迁的事我自己会处理,不用你操心。"

王小燕感到莫名其妙:"我就是问问,看能不能帮上忙。毕竟这事挺复杂的,可能需要找律师什么的..."

周丽娟打断道:"姐,妈的事我和建军会帮忙处理,您工作那么忙,就别操心了。"

王小燕刚想说什么,电话铃响了。

她接起电话,是医院急诊科的同事,有紧急情况需要她回去。

"妈,医院有急事,我得马上回去。"王小燕歉意地说,"改天我再来陪您。"

张秀兰冷冷地点头:"去吧,反正你也坐不久。"

王小燕离开后,周丽娟立刻对张秀兰说:"看吧,妈,我就说姐不会待太久。每次来都是匆匆忙忙的,根本不是真心想陪您。"

张秀兰叹了口气:"我看她就是冲着拆迁款来的。一提拆迁,眼睛都亮了。"

周丽娟暗自得意,继续火上浇油:"是啊,您可得多留个心眼。对了,建军说政府最近在登记拆迁户信息,他想陪您去办理,您看明天有空吗?"

张秀兰点点头:"行,明天我们一起去。"

第二天,王建军陪同母亲去了拆迁办公室。

路上,他继续灌输对姐姐的负面印象。

"妈,这拆迁款可是一大笔钱,您得想好怎么处理。"王建军看似无意地说。

张秀兰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王建军装作思考的样子:"我觉得最稳妥的是买些保值的东西,比如房产。您看我家那房子,虽然有七十平,但三口人住着实在太挤了。如果能再大点,您也可以住过来,我和丽娟好照顾您。"

张秀兰听了心里一暖:"你们两口子确实孝顺,不像你姐,连看我都是匆匆忙忙的。"

王建军趁热打铁:"姐姐现在生活条件好,住大房子、开好车,哪还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他故意没提王小燕住的是单位分的老旧房子,开的是贷款买的普通家用车。在他的描述中,姐姐俨然成了一个生活奢侈、忘恩负义的人。

到了拆迁办公室,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拆迁政策和赔偿标准。



按照张秀兰房子的面积和地段,预计能获得近两百万的赔偿款。

听到这个数字,王建军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很快掩饰住了。

他热心地帮母亲填表、签字,全程表现得无比贴心。

回家路上,王建军小心翼翼地问:"妈,您打算怎么分配这笔钱?"

张秀兰想了想:"房子是你爸留下的,按说你们兄妹都有份。不过你姐家条件好,可能看不上这点钱..."

王建军立刻接话:"姐姐那边确实不缺钱。再说,我听说她打算让您投资她的项目,根本不是真心想分您的钱,而是想整笔拿走。"

张秀兰脸色一沉:"真是这样?"

王建军点头:"千真万确。我听李明亲口说的,说什么等拆迁款一到,就让您全投到他们的生意里去。"

这完全是栽赃,但张秀兰已经被之前的谎言蒙蔽,竟然信以为真。

她气愤地说:"我看她就是这个心思!这两百万,一分钱都别想从我这拿走!"

王建军心中暗喜,表面却故作惊讶:"妈,您别生气。其实我和丽娟商量过,您的钱您做主,怎么安排都行。只要你开心就好。"

张秀兰拍了拍儿子的手:"还是你们懂事。等钱到账,我好好安排。"

王建军回家后,得意地告诉周丽娟拆迁款的事。

周丽娟兴奋地说:"太好了!看来我们的计划很成功,老太太已经完全不信任姐了。"

王建军却提醒道:"别高兴太早,钱还没到手呢。这段时间我们更要表现得孝顺,别让妈起疑心。"

周丽娟点点头:"放心吧,我会继续在妈面前说姐的坏话,让她彻底断了和小燕的情分。"

他们不知道的是,王小燕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仍然单纯地以为母亲只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陪伴才有些不满。

她完全没想到,背后有一双黑手正在系统性地破坏她和母亲的关系。

03人心

三个月后,拆迁款终于到账了,整整两百万。

张秀兰拿到银行的入账短信,心情既兴奋又忐忑,毕竟她这辈子从未见过这么多钱。



王建军和周丽娟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张秀兰家,脸上堆满了笑容。

"妈,听说钱到账了?太好了!"王建军热情地说,"这下您可以好好享享清福了。"

周丽娟也笑着附和:"是啊,妈。您辛苦一辈子,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张秀兰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建军,我想好了,这钱我打算..."

还没等她说完,门铃响了。

王小燕和丈夫李明站在门口,手里拎着几袋水果和保健品。

"妈,听说拆迁款到账了,我们来看看您。"王小燕微笑着说。

张秀兰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心中警惕:"果然是为了钱来的。"

王建军和周丽娟交换了一个眼神,周丽娟凑到张秀兰耳边低声说:"妈,果然被我们说中了,钱一到账她就来了。"

张秀兰冷淡地招呼女儿和女婿坐下。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妈,最近身体怎么样?"王小燕试图找话题。

张秀兰简短地回答:"还行。"

李明递上带来的保健品:"阿姨,这是医院专家推荐的高钙片,对预防骨质疏松很有效。"

张秀兰不冷不热地说了声谢谢,眼神却充满怀疑。

在她看来,这些小恩小惠不过是为了讨好她,好拿到那笔拆迁款。

王小燕察觉到母亲的疏远,有些困惑,但还是继续关切地问候着。

当她提到拆迁款时,张秀兰明显变得戒备起来。

"妈,拆迁款的事您考虑好了吗?这么大一笔钱,得妥善处理才行。"王小燕关心地问。

果然是为了钱来的!张秀兰暗想,脸色更加冷淡:"我自有打算,不用你操心。"

王小燕感到莫名其妙,不明白母亲为何对自己如此疏远。

她只是作为女儿关心母亲的财产安全,却被误解成了贪图钱财。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担心有人会打这笔钱的主意,您得小心..."王小燕解释道。

话没说完,周丽娟就打断了:"姐,你这话什么意思?是怀疑我们吗?"

李明见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不是不是,小燕只是担心有骗子盯上阿姨。现在骗局那么多,老人容易上当。"

王建军冷笑一声:"我和我老婆天天陪在妈身边,哪容得别人来骗?倒是你们,平时难得来看一次,钱一到账就出现了,居心何在,大家心里有数。"

王小燕震惊于弟弟的指责:"建军,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一直有来看妈,只是工作忙,来得不够勤而已。"

眼看争执越来越激烈,张秀兰突然拍桌子打断:"够了!这钱是我的,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轮不到你们在这争!"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张秀兰深吸一口气,说出了她的决定:"我考虑再三,决定把这笔钱全部给建军。"

这个决定如同一颗炸弹,在屋内炸开。

王小燕难以置信地望着母亲:"妈,为什么?"

张秀兰冷冷地说:"建军是我儿子,这些年一直孝顺我,理应得到这笔钱。你嫁出去了,跟我们家早就不是一家人了。再说,你家条件那么好,还缺这点钱吗?"

王小燕被母亲的话伤透了心,眼眶湿润:"妈,我不是为了钱...我只是..."

王建军却打断道:"姐,妈都这么说了,你还纠缠什么?是不是非要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才甘心?"

李明见妻子受委屈,忍不住说道:"阿姨,这钱是您的,您有权决定怎么分配。但小燕对您的孝心是真的,请您不要误会。"

张秀兰不为所动:"我心里有数。建军,下午陪我去银行,我把钱转给你。"

王建军满脸喜悦:"好的,妈。您放心,有了这笔钱,我一定给您买个好房子,接您过去住,好好享清福。"

王小燕看着这一幕,心如刀绞。

她不在乎那两百万,只心疼母亲被弟弟弟媳蒙蔽,却浑然不觉。

但她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都只会被视为对钱的觊觎。

"妈,无论您怎么决定,我都尊重。我只希望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王小燕强忍泪水说道。

张秀兰冷哼一声,没有回应。

王小燕和李明无奈地离开了,留下得意洋洋的王建军夫妇和被蒙蔽的张秀兰。

下午,王建军陪同母亲去了银行,将两百万全部转入了自己的账户。

回家路上,他满脸笑容地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妈,有了这笔钱,我准备在城东买套大房子,三室两厅的,宽敞明亮,您住主卧,我们住次卧,多合适啊!"

张秀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好孩子,有你这样的儿子,我这辈子值了。"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旦钱到手,她所期待的幸福晚年将荡然无存。

当天晚上,王建军和周丽娟在家中兴奋地计划着如何花这笔横财。

"我看城西那个高档小区就不错,均价两万多,咱们拿一百五十万买套大的,剩下的钱装修、买车。"王建军兴奋地说。

周丽娟挽住丈夫的胳膊:"老公,你真有本事!这两百万到手,咱们生活一下就不一样了。"

王建军得意地笑了:"那是!谁让我有个好老婆呢?要不是你设计离间我妈和我姐的关系,哪能这么顺利?"

周丽娟却提醒道:"钱是到手了,但老太太还得安置。总不能让她知道咱们骗了她。"

王建军不以为然:"简单,找个小点的房子先应付着,就说大房子还在装修。等风头过了,就说资金周转不开,慢慢拖着。反正钱已经是我们的了,她能怎么样?"

周丽娟点点头,阴险地笑了:"等老太太知道真相,为时已晚!"

王建军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太太那药费也挺贵的,一个月好几百。咱们能不能..."

周丽娟立刻明白丈夫的意思:"那当然省了!反正她那点病也死不了人,少吃点药怎么了?再说了,她那么大年纪,病病痛痛很正常,何必浪费钱?"

两人相视而笑,没有一丝愧疚。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短视的贪婪,最终会给他们带来可怕的后果。

王小燕回到家中,将母亲的决定告诉了丈夫。

李明安慰她:"别难过,钱是老人家的,她有权决定怎么分配。"

王小燕摇摇头,泪水滑落:"我不是为钱难过,我是心疼妈妈。建军和丽娟这些年一直在她面前说我的坏话,我都知道。但我没想到,妈会这么不信任我,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我。"

李明搂住妻子:"也许是我们平时陪伴得太少了。你工作忙,经常加班,妈可能觉得你不够关心她。"

王小燕点点头:"你说得对,我得多抽时间陪妈妈。无论她怎么对我,她始终是我妈妈,我不能放弃她。"

04原形

拆迁款到手后的第一个月,王建军果然如他所承诺的那样,对母亲嘘寒问暖,几乎每天都来看望。

他给张秀兰买了新衣服,添置了一些家电,甚至还带她去了一趟城郊的温泉度假村"享受生活"。

张秀兰心里甜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正确。

"建军,你看好房子了吗?"有一天,张秀兰主动问道。

王建军笑着回答:"看了好几处,都挺不错的。但是现在房价高,两百万在城区只能买个小点的。我想多考察考察,给您找个最好的。"

张秀兰点点头:"不着急,你慢慢看。"

然而,好景不长。

进入第二个月,王建军和周丽娟的来访明显减少了。

原本每天都会送来的热腾腾的早餐没有了,接张秀兰去家里吃饭的邀请也渐渐变少。

张秀兰起初没太在意,以为儿子儿媳工作忙,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开始感到一丝不安。

一天早上,张秀兰突发心脏不适,胸闷气短,冷汗直冒。

她挣扎着拨通了王建军的电话。

"儿子,我...我胸口疼...快来...带我去医院..."张秀兰艰难地说道。

电话那头,王建军的声音明显不耐烦:"妈,我正在和客户谈事情,很重要的。您先忍忍,实在不行就自己打车去医院,我待会儿就过去。"

说完,他匆匆挂断了电话。张秀兰握着手机,感到一阵心寒。

就在这时,邻居张大妈经过她家门口,听到里面的动静,敲门进来查看。

"老姐妹,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张大妈关切地问。

张秀兰强忍着胸口的疼痛:"心脏不舒服...建军说他忙...让我自己去医院..."

张大妈立刻明白了情况,二话不说就帮忙叫了出租车,陪张秀兰去了医院。

路上,她忍不住说道:"秀兰啊,你那儿子靠得住吗?拿了你的钱,转眼就不管你了?"

张秀兰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他工作忙,正常的..."

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张秀兰是冠心病发作,需要住院观察。

张大妈帮忙办理了住院手续,又给王建军打电话。



这一次,王建军倒是很快就赶来了,但看到母亲没有生命危险后,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妈,医生怎么说?严重吗?"王建军问道,眼睛却不时瞄向手机。

张秀兰虚弱地回答:"医生说要住院观察几天,可能需要做个小手术..."

王建军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手术?那得多少钱啊?"

这句话像一把刀,深深刺痛了张秀兰的心。

就在一个多月前,她把一辈子的积蓄全部给了儿子,而现在,儿子却在为她的医疗费用心疼。

张大妈忍不住插嘴:"建军,你妈这病不治不行啊,再说两百万都给你了,区区几万块钱的手术费还舍不得?"

王建军尴尬地笑了笑:"张阿姨,我不是那意思。就是这手术,得评估一下必要性嘛,毕竟我妈年纪大了..."

这话更是刺痛了张秀兰。

她突然意识到,在儿子眼里,自己可能只是个负担,一个花钱的"累赘"。

住院的第三天,医生建议做支架手术,费用大约五万元。

王建军听到这个数字,脸色立刻变了。

"五万?太贵了吧?我妈这么大年纪了,做这手术值得吗?"王建军低声对医生说。

医生严肃地回答:"病人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不做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个年龄做支架手术是很常规的,恢复得好能再活十几二十年。"

王建军支支吾吾:"能不能...保守治疗?就是吃药控制那种?"

医生摇头:"可以保守治疗,但风险很大,而且长期药费累积下来可能比手术还贵。"

王建军陷入了沉思,显然在为这笔钱发愁。

张秀兰躺在病床上,听到儿子的话,心如刀割。

她想起了女儿王小燕,不知道如果是女儿在这里,会怎么决定。

就在王建军还在犹豫的时候,病房门被推开,王小燕快步走了进来。

"妈!"王小燕看到病床上的母亲,眼眶立刻红了,"您怎么住院了也不告诉我?"

原来是张大妈看不下去,偷偷给王小燕打了电话。

王小燕得知母亲生病,立刻请假赶来。

看到姐姐,王建军明显有些慌乱:"姐,你怎么来了?"

王小燕没理会弟弟,直接问医生详细情况。得知需要手术后,她毫不犹豫地说:"医生,请尽快安排手术,费用我来付。"

王建军尴尬地插话:"姐,我正打算拿钱呢,你不用..."

王小燕冷冷地看了弟弟一眼:"医生已经告诉我了,你在这犹豫了三天。妈需要立刻手术,耽误不得。"

张秀兰看着女儿坚定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

她恍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女儿有了严重的误解。

手术当天,王小燕全程陪在医院,而王建军则借口公司有事,只在手术前露了个面就匆匆离开。

手术很成功,但医生说张秀兰需要至少两周的住院观察和恢复。

"妈,您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您。"王小燕握着母亲的手温柔地说。

张秀兰注视着女儿疲惫但关切的脸庞,内疚和后悔涌上心头。

她想起了那两百万,想起了自己对女儿的冷淡,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小燕,妈对不起你..."张秀兰哽咽着说。

王小燕擦去母亲的泪水:"妈,您别这么说。您是我妈,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照顾您的。"

接下来的日子,王小燕请了长假,日夜守在医院照顾母亲。

而王建军,除了偶尔敷衍地出现一下,基本上不见踪影。

周丽娟更是一次也没来看望婆婆。

出院那天,王小燕开车来接母亲。

张秀兰以为要回自己的老房子,却听女儿说:"妈,我和李明商量好了,您先搬到我们家住,方便我照顾您。"

张秀兰惊讶地问:"那建军呢?他不是说要给我买新房子吗?"

王小燕欲言又止,但还是如实相告:"妈,建军他...他已经买了新房子,但...不是给您住的。"

张秀兰心里一沉:"什么意思?"

"我先带您回家休息,其他事情慢慢说。"王小燕不忍心在母亲刚出院时告诉她全部真相。

回到王小燕家,李明热情地招待了岳母,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吃饭时,张秀兰忍不住问起儿子的情况。

"建军最近怎么样?新房子买在哪里了?我什么时候能搬过去?"张秀兰问道。

王小燕和李明对视一眼,李明叹了口气:"妈,实不相瞒,建军上个月在南城买了套一百八十平的大房子,装修得很豪华,还买了辆三十多万的新车。"

张秀兰不解:"那他怎么不接我去住?"

王小燕迟疑了一下,最终决定让母亲知道真相:"妈,建军从来没打算让您住新房子。他...他把你的两百万拿去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了。"

张秀兰难以置信:"不可能!建军不是那种人!他答应过我的!"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李明去开门,邻居张大妈站在外面,来看望张秀兰。

"秀兰,你气色好多了!"张大妈热情地说,然后压低声音,"对了,有些事我觉得你们应该知道。"

张秀兰听完邻居张大妈的讲述,脸色变得惨白,双手不停地颤抖着……

王小燕攥紧拳头,一股前所未有的怒火在胸中燃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