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爆炸声再次撕碎了克什米尔的宁静,印度用“军事演习”作幌子,对巴基斯坦发动了24次空袭,可谓是不宣而战。巴基斯坦立刻反击——击落5架印度战机、摧毁指挥部,其中就包括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那么,双方为何再次兵戈相向,巴基斯坦的反击情况如何?



一、印度利用演习掩护不宣而战

据报道,2025 年 5 月 7 日凌晨,印度以“民防演习”为掩护,突然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三枚导弹精准命中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的宗教学校,同时,“阵风”战机编队对多地发动空袭。

网友评价:印度这次是死磕上巴基斯坦了,也不管他们的出兵算不算“不宣而战”,毕竟5月7日凌晨的空袭,恰好踩在印度三军联合演习的尾声;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有4月底发生的印巴冲突作为借口,印度总是能“师出有名”。



媒体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4月22日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印方认定巴基斯坦与枪击事件有关联。

两国此后都采取强硬措施,引发局势升级。因此印度国防部7日凌晨发表新闻公报证实,印度武装部队发起了代号为“辛杜尔”的行动,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设施。但是印国防部表示,此次行动是对4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枪击事件的回应。

据美联社消息,印安全官员表示,所有行动均在印度领土上执行。



对于这一点,印巴两国出奇地保持一致。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言人表示,整个袭击和回击过程中,印度战机未进入巴基斯坦领空,巴基斯坦战机也未进入印度领空。

二、巴基斯坦发威报复对方

不过,印度的突然出手显然有双重目的:先是用演习作为攻击的掩护,其次是准备好应对巴基斯坦反击的各种可能性。



因为前者此次行动的目标包括巴控克什米尔的两个地点和巴基斯坦本土的一个边界附近目标,也就是说,印度拿捏了分寸,没有触碰军事目标。网友认为,这种做法似乎在提醒巴基斯坦——实施报复时需谨慎选择,以避免事态升级。

印巴是宿敌,对于克什米尔皆是势在必得的架势,此次印度还不宣而战,巴基斯坦又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要知道,印度在此次冲突中动用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阵风”战斗机、苏式战斗机和布拉莫斯导弹等。“阵风”战斗机是印度空军目前装备的最先进战机,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光电探测设备,还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弹药,可同时执行防空、对地攻击和核打击等任务。

更重要的是,演习中亮相的蜂群无人机和布拉莫斯导弹转头就成了实战武器——毕竟,谁能分得清演习和真打的界限?



如此来势汹汹,印度似乎并不想回避自身有“秀肌肉”震慑敌人的嫌疑,反倒把狐狸尾巴漏了出来。

面对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迅速作出回应。巴方使用LY-80防空系统、歼- 10CE 战机和霹雳- 15 导弹击落印度战机,包括 3 架阵风,可谓是扬眉吐气了。



三、印巴冲突的未来局势预测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7日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作为对印度当日袭击的回应,巴方击落5架印度战机,并俘虏了印度士兵。阿西夫称,击落战机并非“敌对行为”,而是在保卫巴基斯坦领土。

看起来,巴基斯坦铁了心要和印度斗到底,不管印度要把自己的军事行动包装成什么“擦枪走火的意外”还是“不宣而战的震慑”,巴方俨然要“圣战到底”,即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日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军事克制。



古特雷斯的安抚和呼吁、各国要求和平解决的声音都消失于导弹爆炸中。尽管目前冲突仍限于“小规模军事行动”,但印度若持续采取断水等极端措施,可能触发巴方更激烈反应。

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巴双方均为拥核国家,其核威慑平衡是影响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印度拥有约 160 枚核弹头,巴基斯坦拥有约 170 枚核弹头,双方均在克什米尔前线部署了战术核导弹。

一旦冲突升级,可能会引发核战争,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总的来说,历史积怨、地缘政治博弈以及现实利益冲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想要一蹴而就地解决是不可能的,可以预料的是,今时今日发生的事情只会在以后越来越多,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只会是一块顽疾。

参考资料:
巴基斯坦称遭印度空袭已致8死35伤-中新网
持续更新丨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巴方公布对印回击细节-国际在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