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晚睡

讲述:

投稿来自真实读者,欢迎向我们投稿咨询,晚睡咨询邮箱:wanshui0512@163.com

晚睡姐姐,您好。希望我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得到您的指点,万分感谢。

我和老公结婚已经快5年了,目前和公婆一起在北京工作生活。婚后第一年生下小孩,婆婆在我孕8个月左右就开始过来一起住,因为我孕反很严重,提前休病假在家,老公日常上班。生下小孩后,公公也从老家过来一起生活。老公还有2个姐姐,也都在北京工作生活。

结婚以后我和队友年收入水平持平,婆婆主要带娃,公公日常折腾赚些收入。家里的大大小小开销都是我和队友负责。公婆喜欢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场面,所以结婚后前三到四年几乎每月3次,把两个姑姐夫妻俩叫过来一大家子家族聚餐,少的时候8、9口,多的时候11、12口。

家族聚餐的开销几乎全在我这边承担。北京消费高,大多数都在我家进行,一大家子吵吵闹闹,结束后收拾厨房、客厅都是活,我很不喜欢。公婆不爱干净,生活习惯不是很好,因为我用人家带孩子,所以这方面我接受。但是家族聚餐这个事儿有我这两年的间接反对的原因,在减少。

为什么是间接反对。这是因为在我怀孕期间,家族聚餐这个事儿还没有这样频次发生。在我生下孩子后开始了,所以第一次感受到不适之后,跟老公商量后,我把婆婆拉到跟前和她直接沟通这个事,我记得自己很正常的沟通,大意是我不反对你们相聚,但还希望注意一下我这边的需求,你们可不可以一个月一次。没想到我婆婆直接哭了,表现的很委屈。这种反馈就很尴尬,我第一时间跟我老公发微信说了这个过程,并且跟他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续公婆这边还是他来沟通比较好。

公公事儿比较多,因为俩人都没有养老金,队友明确跟公婆说他们赚的钱自己拿着,我们这边不需要他们支持。我也同意这样。但让我不平衡的是,公婆对两个女儿,及两个女儿的孩子,让我直观感受比对我们这边要大方很多。当然这可能和我老公很孝顺、懂事有关。

具体大的一件事,我怀孕的时候还有外债,身体不适休病假,遇到的公司也不是很照顾孕妇的那种公司,这个过程很煎熬。当时是内心期望公婆能伸把手帮忙一下把外债还清,然后后面我恢复后再还给他们老两口。但传达到我这边的信息就是公婆在彩礼及自己开店租房做买卖没赚钱,这两件事儿已经把他们老本都折腾清了,不能帮我们。于是我就硬抗,在公司工作、生活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孕期就得了抑郁症。但几乎是同年队友的大姐家买楼房,公婆就给出了5万,现在想来也是十分可笑。

小的事,自打住一起后由于频繁家族聚餐,也涉及常常和姑姐们一起出去玩。有一次出了点意外,队友拿着我们的背包就去处理了,导致我手机在包里被队友拿走。我没有手机和婆婆、大姑姐夫妇在一起。他们路过超市买东西,买回来我才发现是婆婆出的钱,这要是日常发生在我这边,铁定是我或者队友出钱,实际上日常生活公公连一管牙膏都不会给家里买的地步。然后我跟着他们找吃饭的地儿,我点了面,婆婆用她手机付账,我记得才18元。然后同时期队友给婆婆打电话,我说了一句刚吃的面是婆婆付的,队友就给婆婆转了300元,婆婆就收了。我心里介意的是,难道就那么缺钱吗?同一天里,愿意在超市代女儿付钱,这会儿在面馆请自己孙子吃一碗面都不行,还得从我们这赚钱,也是苦笑不得。

现在的情况是队友已经失业半年多了。公公事儿比较多,在一个地方顶多干3月就干不下去。所以现在一家5口,北京租房,日常生活杂七杂八全靠我一个人的收入在支撑。家族聚餐我是觉得我的反对并不是他们减少频次的主要原因,核心还是因为队友的失业,两个姐姐、公婆都不愿意再让她们的弟弟、儿子破费了。

我觉得队友内心比较善良,语言表达能力比我好,爱学习,能接受身边人的建议。缺点执行力不行,往往想的多做的少。耳根子软,遇事缺少一些男人的魄力。行事还比较稚嫩,粗心大意,记吃不记打。经过失业期的反复沟通,他现在去做保险销售去了,目前收入很低。做保险销售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容易的转变,本身他自己思想包袱就重,虽然从未直接说过,但好歹是公婆辛辛苦苦供养出来的大学生。

孩子养育方面婆婆、队友付出其实比我多。尤其是现阶段队友的付出更多一些,他下班后跟孩子一起玩、带他读书、给孩子刷牙、准备上学的衣服等等细碎的事都是队友在做。婆婆比较懒,前期也比较辛苦,尤其在1-2岁的时候婆婆贡献很大。

我日常跟公婆生活,遇到心里不开心的事儿,其实无非三类:

一类是当大家需求矛盾的时候,他们不能直接沟通,也不能考虑我的需求而去做一些缓冲的动作,比如家族聚餐的事儿;

一类是生活习惯不相容,家里在我收拾好之后,比如把孩子的书都整整齐齐归位了。但是他们会整乱,包括衣柜也是如此;公公事儿多,婆婆懒,队友无限包容;

还有一类是我的感受是公婆在钱的支撑帮助问题上对我这边的家庭区别对待。公婆即使知道我们紧张,公婆也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都说几代人的托举,我进入他家,反而有种感觉,我似乎一直在扶贫。

这些日常不痛快的事,也不是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公婆直接沟通,但心里顾忌着队友,就基本不吱声,单独和队友沟通。之前有一段时间公婆老提老家的谁谁谁娶了特别有钱的儿媳妇怎么样怎么样的。像这种有时候会有一些特别不开心的事儿发生,我就想着直接离婚得了,孩子我是放心给到他们带的。我自己其实会更轻松自在自由。

总归以上,我如何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呢,请晚睡姐姐给予指点。万分感谢。

晚睡回复:

我理解你,和父母(包括任何一方父母)生活在一起都是很不容易的。

两代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无法兼容,父母会在给我们带来一些帮助的同时,带来另外一些烦恼和破坏。

就像超市的买一赠一,绝对不拆包,你要方便面,就得要那个大碗,谁管你喜欢不喜欢。

你需要公婆来帮你带孩子,也必须接受公婆出现后,你们家庭格局的复杂化。

这,就是你们家庭矛盾的核心:你公婆的介入,把你们本来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变成了有多重亲属关系的大家庭。

原来你是小家庭的女主人,现在公婆把你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你被边缘化了,让你失去了属于女主人的很多管理权。


按理说,公婆应该是你们小家庭的客人,而实际上他们却成了主人,站在主人的角度上安排你们的生活,发号施令。

比如自作主张,让两个女儿每个月都来你们家聚会个两三次,就是典型的喧宾夺主,没有事先征求你们的意见。

如果是公婆自己家,没问题,公婆想请谁就请谁,你没有资格阻拦姑姐回家,但现在这是你们家,必须尊重你们的意见。

从开始你们就忽略了这个问题,没有明确好家庭界限,对他们的行为选择了错误的的沉默和接受,客观上加剧了公婆愈演愈烈。

公婆没有分寸感,姑姐们也都没有分寸感,他们只想着自己一家人其乐融融,完全没有考虑到你身为女主人,被晾在一边了。

到后来,当你忍无可忍,终于表达了不满,反而把你自己变被动了,好像是你容不下他们家族相聚,里外不是人。

你们家的问题麻烦就麻烦在,公婆一方面把自己当主人,随便发号施令,你和你老公退缩到第二梯队,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

但另外一方面,在花钱或者家庭开销上,他们又不当自己是主人了,花一分钱都要伸手向你们要,有点钱就惦记着给女儿,不能让女儿吃点亏。

这就形成了一种极其拧巴的状态:当他们需要行使权力的时候,他们就是主人;当你需要他们经济支援的时候,他们又变成客人了。

站位过于灵活,令你实在有点郁闷。

而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也是开始没有打好基础,你和你老公觉得公婆是来给你们带孩子的,人家出力了,你们应该在经济上多承担一点。

结果你们懂事,太过于主动,反而让他们觉得你们经济宽裕,手头阔绰,觉得既然给你们家带孩子了,那么在物质上就要贴补女儿一点。

老人嘛,难免有均贫富的思想。你公婆希望儿女都能过好,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搞平衡,结果忽略了你们的感受。

这方面主要还是怪你老公,他看似懂事,处处照顾父母,但老妈给自己孙子买一碗面他都要直接转300块钱,其实是感情上很生分的一种表现。

老两口经济条件再有限,公公平时连管牙膏都不愿意给你们家买,都是不对的,让儿媳妇瞧不起,很影响一家人的关系。

你是一个心思比较细腻的人,很看重面子,在乎维持表面的平和,嘴上不善于表达,却容易在背地里纠结。

纠结到最后,你都说不清自己纠结的是什么,还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小心眼了。

其实你最纠结的,就是在心理和情感上,没有融入这个家庭。

你的身边全都是他们家人,你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在这个大家庭中,孩子还没懂事,只有你老公才是你最亲的人,而这个老公又有点幼稚和粗心,没有关注到你的情感需求。


所以你要把关注的焦点从公婆身上转移到你老公身上,作为你的伴侣,他有责任了解你的感受,并且协调好你与自己父母的关系。

一方面,你们要重建家庭规则。

公婆是进入你们家,帮助你们带孩子,你们才是家庭的男女主人,他们是客人,不能喧宾夺主。

姑姐们希望来看父母,可以,适度,来之前要提前和你们打招呼。你们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发出邀请。

如果公婆喜欢每周都相聚,那可以让姑姐们把父母请出去聚餐。

公婆带孩子很辛苦,你们每个月给家用。他们帮你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拿钱是应该的,但不能什么报销。

即使客人也应该偶尔给主人花点钱,这是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一种方式。

另外一方面,提高自己应对冲突的能力。

你的压抑和痛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你的性格,你就是赵本山小品中说的,“家里憋屈型”。

心眼小,想法多,有不满,又不愿意说,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经常一个人生闷气。

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不受委屈,有些委屈不是委屈,只是生活必须支付的成本。

比如父母既然已经给你们出人出力,是可以不出钱的,他们自己的钱爱补贴谁就补贴谁,和你没关系。

你得到了你们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其他的,不必强求。

还有公婆不爱干净,收拾房间不利索这种事,看得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让老公收拾。他脾气好,性子软,该“欺负”就“欺负”,不能放过他。

你的公婆和姑姐都不是坏人,看你老公失业,连聚会都少了,还是懂事理的,你何不趁着这个你自己一个人赚钱的机会,抓紧树立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你在外赚钱,他们负责在家里管好内务——爽的还是你,鸡毛蒜皮的小事最折磨人了。

这个婚姻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要动不动就想把它搞解体了,不想着学会游泳,总换泳池干嘛。


本文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你的爱怎么了》。

晚睡咨询邮箱:wanshui0512@163.com

星标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