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2025年游园会第一期燃爆,创意游戏嗨到尖叫,手作工坊秒变艺术现场,美食摊位香气四溢,活动吸引到千人参观,线上直播超20万人次围观。菁华学子在游园会中不仅全方位展示才艺,更将欢乐值直接拉满!








“你的名字,就是下一个传奇!”——这不仅是菁华对学子的期许,更是该校多元育人成果的自信宣言。作为深圳市首批广东省一级民办学校,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早已成为深圳民办教育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建校28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多元成才”的办学策略,构建了“文化筑基+特长发展”的多元培养体系,为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实现了“让普通孩子逆袭,让特长孩子卓越”的教育目标。



港澳台联考班:

连续12年本科上线率100%,助力1000多名学子圆梦港澳台名校

如今在升学选择方面,港澳台联考的优势日益凸显。2024年,联考可报考院校新增22所,总数突破320所,其中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133所重点本科院校,以及184所普通本科院校作为保底选择。如此广阔的升学空间,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自1997年创办以来,菁华中学已累计培养超过1800名港澳台学生,连续12年保持联考本科上线率100%的纪录。在近年全国港澳台考生报考人数剧增的背景下,菁华2024届港澳台班再创佳绩:其中,理工类过线率100%,艺术类过线率100%,有5位同学进入全国前1300名。



对于有意报读的港澳台学生,该校设置了清晰的入学条件:港澳生需提供身份证和回乡证(高三前办妥即可),台籍生需提供台湾身份证和台胞证(高三前办妥即可),同时需要参加深圳市中考并达到学校录取条件。这种规范的招生流程,既保证了生源质量,也体现了学校的责任担当。

“我们今年计划招收2个港澳台班,约80-90名学生。”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学校为港澳台班学生提供“全程无忧培养”方案:独立编班,配备专业师资与定制教材,学生无需外出补课,在校内即可完成联考备战,可为每个家庭节省10万元以上的校外培训成本。



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采取“高一同步特色课程+素质拓展,高二起文理分科定向攻坚”的科学安排。高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帆船、棒球等特色素质拓展活动;高二年级开始,则根据学生志愿进行文理分科,针对联考要求进行专项突破。这种既注重学术基础又关注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



“我们有专业的团队指导港澳台高校申请,已成功助力1000多名学子圆梦港澳台名校。”学校港澳台班负责人表示,学校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升学服务,为高三阶段的考生提供全方位的联考支持。“我校有完善的港澳联考课程体系,专业的教师队伍,高三无需外出找机构集训。学校统一组织报考、统一组织前往广州参加考试。”学校相关负责人强调,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极大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让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业本身。



艺术教育:

专业设施+名师指导,实现从素人到新星的蜕变

走进菁华中学斥巨资打造的4000平方米艺术教育中心,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艺术氛围。“这里有4间全景落地窗百人画室、专业画廊和创意工坊,18间独立钢琴房、排练室和声乐教室,2间全墙镜面舞蹈教室,还有全景演播厅和虚拟演播室。”艺术中心负责人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多年来,菁华中学形成了美术、音乐、传媒、舞蹈、体育、书法六大王牌专业,艺术本科上线率连续5年超过95%。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培养体系。

“我们的艺术教师全部来自专业艺术院校,通过系统课程加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发现天赋、发展特长。”艺术教研组组长表示。学校采取“专业名师带队,系统化集训+艺考全流程指导”的培养模式,每年向国内外顶尖艺术院校输送大量优秀学子。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菁华毕业生赵倩敏,从高一入学时就被学校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打动,零基础进入美术专业,“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立了菁华美院,我在菁华完成了专业蜕变!”赵倩敏介绍,学校的全景画室和专业画廊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展示平台;定期举办的画展和艺术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受公众的检验和专业人士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我们不仅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更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艺术中心负责人强调。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各艺术社团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

学校的艺术教育并非只面向专业生,像赵倩敏一样零基础入学实现艺术名校梦的学生还有很多。对于有志于艺术专业发展的学生,学校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从兴趣社团到专业培训,从校内展示到校外比赛,从基础训练到考前强化,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2024 年,菁华中学在高考人数大增近 3 倍、艺考生超过85%零基础入学的情况下,本科上线人次与特控上线人次均创历史新高。音乐类本科率达 100%,传媒类本科率达 94%,美术类本科率达 92.5%;高考提分人数高达 420 人。其中,传媒专业生许米基塔、罗紫涵、陈羿翰三位同学一同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动作表演专业,创历史佳绩!

“我们有50多个特色社团,包括街舞社、合唱团、戏剧社等,对所有学生开放。”团委老师介绍道。这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模式,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艺术、爱上艺术,在艺术熏陶中提升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人格塑造。”校长在谈到艺术教育理念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坚韧品格,这些素养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体育特色:

专业场馆+科学训练,竞技成绩与体能素质全面提升

课程体系的丰富多样是菁华中学的一大特色。除国家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冰壶、马术、帆船、击剑、射箭、棒球等高端运动课程,以及编程、戏剧等50多个特色社团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菁华中学,体育不仅是课程,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学校建有超过7000平方米的超大室内运动空间,相当于17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我们特别配备了深圳高中罕见的专业级设施:冰壶训练场、击剑馆、射箭馆、乒乓球馆,还有现代化的健身专区。”体育教研组组长如是说。这些高端运动设施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运动员级别的训练条件,为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今年初,2024年全国中学生击剑联赛总决赛在虎门落幕,深圳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伍一铭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击剑联赛总决赛高中男子花剑第九名。男子花剑组别十强选手中共有三人来自深圳,伍一铭也是此组别中深圳民办学校中唯一进入十强的选手。



今年3月,在龙岗区青少年“体彩杯”校园乒乓球比赛中,首次参赛的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乒乓球社团就斩获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展现了学校乒乓球运动的雄厚实力;4月中旬,首次组队参加龙岗区中小学排球比赛,分别获得高中女子组亚军、高中男子组季军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的丰硕成果,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投入巨资建设了近400平米的室内乒乓球馆,设有30余张乒乓球台。”乒乓球社团指导老师介绍道。社团秉承“以球会友,以技促学,强身健体”的宗旨,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参与,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羽毛球也是菁华中学的传统优势项目。在第二届“校长杯”师生羽毛球联谊赛中,师生同台竞技,场面精彩纷呈。学校羽毛球社团负责人表示,社团定期举办校内挑战赛,既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选拔储备了一批优秀选手,随时准备参加区级、市级比赛。

“我们不仅重视竞技成绩,更关注体育精神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研组组长强调,学校通过专业训练、社团活动、体育竞赛三位一体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对于体育特长生,学校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平衡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确保学生在发展体育专长的同时不耽误学业。许多学生通过这一途径,既提升了专业水平,又考入了理想高校,实现了双赢。









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细化管理,为学校多元升学路径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效能得以持续刷新,成就了无数学生的升学梦想,让更多学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实现从“普通”到“卓越”的华丽转身。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