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政坛的一些动态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有人把特朗普执政百日的一系列举措比作美国版的“百日维新”,也有人将中美近一个月的互动视为对美国特朗普班底的“期中考试”。
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日前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会见新闻界》节目的访谈,更是被不少人认为是美国在承认中国大国地位和军事地位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其中究竟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中美之间未来的路又在何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剖析。
在这次访谈中,记者与卢比奥就多个敏感问题展开了交锋,其中关于中美关系的讨论尤其引人注目。
关税之争:目的还是手段?
记者首先抛出了关于关税的问题。目前白宫内部对关税的看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纳瓦罗认为美国关税本身就是目的,高关税将成为美国未来维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部长以及马斯克等人则觉得,高关税只是一种施压手段,旨在迫使其他国家退让并达成新的协议。
卢比奥对此回应称,两者皆有道理。他强调产业对美国至关重要,美国必须掌控自主知识产权下的全球供应链,比如造船和制药行业。这两个行业关乎美国的生死存亡,可现实却令人痛心。自1991年以来的30多年间,没有一届美国总统采取有效行动,导致美国造船业近乎归零,制药业也几乎全部外包。如今,美国制药业88%的药物有效成分中间体原材料来自中国,一旦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或贸易战升级,中国只要停止供应,美国人就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所以,在卢比奥看来,关税和通过关税压力重新签署合同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目的是保护美国产业,构建一个符合美国根本利益的全新全球共赢模式。
中美地位对比:战争,美国能赢吗?
当记者问到中国是否是美国的头号敌人时,卢比奥巧妙地将“头号敌人”换成了“头号挑战”。他表示,无论是在地缘政治、国家安全还是经济产业方面,中国都是美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他认同特朗普总统的这一观点,并且还称赞中国人做得很好。
随后,记者针对美国与中国的地位对比提出了尖锐问题:美国海军规模处于一战以来最小,陆军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小,空军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老旧、规模更小;而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军队、海军和最先进的空军,中国海军一个月建造的舰船数量比美国一年建造的还多,国防经费也在不断增加,而美国的国防经费却在逐年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真的能应付并打赢与中国的战争吗?
卢比奥犹豫了一下回答道,美国要做的是防止和中国发生战争,必须凭借足够强大的实力来阻止战争爆发,因为与中国开战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很显然,卢比奥的回答回避了能否打赢战争这个关键问题。记者自然不依不饶,继续追问:“我们能打赢跟中国的战争吗?”卢比奥无奈之下只能表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世界历史上最快、规模最大的和平年代军力建设,这使得战争变得极其危险。他还指出,美国如今没有造船工业,现有的小型造船企业规模远不及中国,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美国已经失去了相关的人才和产业基础,过去几十年的去工业化让美国自废武功。
从卢比奥的话语中不难看出,美国在与中国的军事对抗中缺乏底气,他极力强调避免战争,侧面反映出美国对与中国开战的恐惧,因为一旦开战,美国很可能因工业基础薄弱而战败。
美国的衰落与新秩序的构建
记者还提到了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问题,询问美国是否真的在衰退,以及在衰退后该何去何从,新的全球秩序又会是什么样,美国在其中将扮演何种角色。
卢比奥承认美国会衰落,主要原因是过去30年错失了太多机会,对中国的崛起和自身产业空心化没有加以制止。他还抱怨美国为盟友的安全承担了过多义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今产业空心化已使这种模式难以为继,甚至提出了退出北约的想法。
在谈到未来的冷战以及世界格局时,卢比奥表示世界是多极的,美国外交政策必须更加专注、务实和平衡,要时刻牢记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这表明美国开始有计划地放弃以往的霸权模式,准备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世界格局。
关于海军造舰速度:事实与夸大
卢比奥在访谈中称中国海军造舰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快的,这种说法其实有夸大之嫌。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前苏联在1945 - 1991年期间,海军造舰总排水量达540万吨,平均每年12万吨;中国在2014 - 2024年共建成军舰157艘,总吨位约110万吨,平均每年10万吨;美国在1945 - 1991年建造了360万吨海军舰艇,每年约8万吨,且在70 - 90年代造舰速度极快,年均近13万吨。冷战后,美国造舰速度虽有下滑,但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仍有7万吨,只是最近十几年才被中国超越。所以,中国海军造舰速度虽进步显著,但还未达到卢比奥所说的程度。
美国的困境与中国的机遇
从这次访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制造业空心化尤为突出。这一问题是美国长期受新自由主义影响,资本过度贪婪,忽视国家基础产业的结果,已经到了难以逆转的地步。
美国如今认识到中国是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对手,在与中国的较量中,无论是贸易还是军事,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如果与中国爆发战争,美国很可能因工业基础缺失而失败,这也是美国急于推进再工业化的原因。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我们应继续坚持自身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升级,巩固和拓展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同时,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保持冷静和理性,既要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又要积极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总之,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这次访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和战略调整的窗口,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优势与挑战。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