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译自西班牙《马卡报》旗下的健康频道



我们主要通过饮食来获取蛋白质。提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肉类、鱼类、鸡蛋和乳制品。然而,还有不少 “隐藏选手”,像坚果、藜麦以及天贝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同样不容小觑。为此,我们特别请教了营养师,为大家深入解读这些食物的独特特性。

营养师、厨师兼教师拉克尔・弗里亚斯(Raquel Frías)介绍,蛋白质由氨基酸链构成,属于大分子物质,在人体中肩负着众多重要职责:

  • 搭建身体结构:是肌肉、皮肤、骨骼、头发等组织和器官的基础组成部分,赋予细胞特定形态并提供支撑。
  • 承担运输工作:借助血液和细胞膜,实现氧气(如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脂质、营养物质等的输送。
  • 加速化学反应: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有效推动新陈代谢进程。
  • 调节人体机能:在人体生长、代谢以及生殖等诸多功能的调节中发挥作用。
  • 守护免疫系统:是抗体的关键组成,助力人体抵御病菌感染。
  • 驱动肌肉运动:负责肌肉的收缩活动(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主导)。
  • 维持体内平衡:对维持体内 pH 值及其他体液的平衡贡献力量。
  • 提供能量补充:在必要情况下,能为身体供应能量,不过这并非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蛋白质来源广泛,主要分为动物性(肉类、鱼类、鸡蛋、牛奶等)和植物性(豆类、坚果、谷物等)两大类。

人体需要多少蛋白质?

弗里亚斯指出,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受年龄、性别、身体活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 久坐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建议是,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 0.8 克蛋白质。举例来说,一位体重 70 千克的成年人,每日大概需要 56 克蛋白质。
  • 运动爱好者:经常锻炼,尤其是从事力量训练的人,为满足肌肉修复和生长需求,需要更多蛋白质。建议摄入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 1.2 至 1.7 克。
  • 专业运动员: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每天每千克体重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可能高达 2 克。
  •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孕妇和哺乳期妈妈,为了保障胎儿正常发育以及母乳分泌,也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取。
  • 老年人:为预防肌肉量流失,建议老年人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
为何要开拓多元蛋白质来源?

这位营养师提醒,很多人以为蛋白质仅来自肉类、鱼类,或是运动员常吃的 “鸡胸肉”。实际上,开拓那些不太常见的蛋白质来源,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好处多多:

  • 营养全面升级:这类食物除了蛋白质,还富含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必需营养素,营养搭配更为全面。
  • 降低患病风险:经常食用豆类、坚果、种子等食物,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几率。
  • 践行环保理念:相比动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饮食模式。
  • 丰富饮食体验:将这些食物纳入日常食谱,能为餐桌增添新口味、新口感,让饮食变得更加均衡且富有乐趣。
常见动物性蛋白质来源
  • 瘦肉:像鸡肉、火鸡、牛肉,每 100 克大约含有 25 至 30 克蛋白质。
  • 鱼类:金枪鱼、三文鱼、鳕鱼等,每 100 克约含 20 至 25 克蛋白质。
  • 鸡蛋:一个大鸡蛋,蛋白质含量约为 6 克。
  • 乳制品:不同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例如希腊酸奶,每 100 克大约含有 10 克蛋白质。
  • 海鲜:虾、龙虾等,每 100 克约含 24 克蛋白质。



常见植物性蛋白质来源

  • 豆类:小扁豆、鹰嘴豆、菜豆等,每 100 克煮熟后,蛋白质含量大概在 7 至 10 克。
  • 坚果和种子:以杏仁为例,每 100 克约含 21 克蛋白质,核桃、奇亚籽等同样是优质植物蛋白源。
  • 花生:每 100 克花生的蛋白质含量约为 21 克。
  • 豆制品:每 100 克豆腐约含 8 克蛋白质,天贝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每 100 克约含 19 克。
  • 藜麦:每 100 克藜麦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15 克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