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赖清德上任一周年前,台湾政坛地震。台防务负责人顾立雄、内务部门负责人刘世芳等蔡英文陈菊旧部将被改组,外界视为赖清德清除英菊派系的关键一步。
信息来源:海峡导报
民进党派系权斗激烈。赖虽留用部分英系人马,但频传对其不满情绪。据悉,赖曾因顾立雄而在军方茶会震怒,显示其强硬风格。
赖为何急于清洗蔡英文陈菊人马?权力洗牌背后藏着什么派系博弈?
暗潮涌动,权力洗牌
赖清德的"换将"行动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棋局,每一步棋都直指派系要害。他在上任一周年前夕突然发难,一反常态地将矛头直指顾立雄与刘世芳等蔡英文、陈菊的心腹旧将。这场看似普通的人事调整,实则是一出精心编排的权力清洗剧。
赖清德此番动作的背后,是为了应对5月20日之后可能出现的罢免危机。知情人士透露,赖清德早已打定主意,要换上一批能言善辩的自己人,帮助他度过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
赖清德计划在5月20日后整改幕僚团队,将一些不属于自己派系的幕僚换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能言巧辩的自己人
这种"权力洗牌"绝非简单的人事变动,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派系清算。从赖清德上任以来,他就像一位手持政治大扫帚的清洁工,不断清理着那些看似忠诚但实则可能"藏着异心"的党内人士。
最令人瞠目的是,顾立雄作为台防务部门负责人,却在一次军方茶会上因为没有适时站起敬礼而被赖清德当场训斥。据在场者描述,赖清德的面色铁青如墨,一句"我是'三军统帅',看到我为什么不站好"的质问,让现场气氛瞬间凝固到冰点。
与此同时,环境部门负责人彭启明也因言行不慎被赖清德电话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这些事件无不暴露出赖清德强势专断的执政风格。
但台湾政坛的水深得很,赖清德的这些动作背后,其实隐藏着民进党派系林立的复杂历史与权力结构。从美丽岛系、新潮流系到今天的英系、菊系,民进党的派系之争宛如一部永不落幕的权力游戏,唯一变化的只是主角和剧情。
派系之争,明争暗斗
民进党的派系文化由来已久,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盘虬交错,养分争夺不断。新潮流系作为党内最大派系,以"信仰坚定、纪律严明"著称,长期以来犹如党中之党。有趣的是,赖清德与陈菊本同属新潮流,如今却成了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这种政治反转堪称民进党内斗史上的经典一幕。
蔡英文的"英系"则是近年迅速崛起的新兴势力,整合了政务官、地方势力与太阳花世代,在蔡英文两任期间如日中天。而陈菊领导的"菊系"在高雄深耕多年,成为南台湾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两系曾与赖清德关系密切,如今却面临被清洗的命运,不禁让人感叹政治无常。
蔡英文
民进党派系间的权力博弈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人恩怨,而是关乎利益分配与政治资源的争夺战。每当面临选举或重大人事调整,各派系就会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角力比拼。在这个过程中,昔日盟友可能转眼成为对手,昔日对手又可能握手言和,政治立场如同台北的天气,变化无常。
赖清德上任后迅速整合了新潮流系、"正国会"、"绿色友谊"等力量,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新赖系"联盟。这种政治整合力度之大,让不少老党员都感叹"从未见过如此霸道的整合手法"。
在民进党七月全代会上,赖清德大动作处置前桃园市长郑文灿涉贪案,党内"正国会"也对有意角逐台南市长的陈亭妃进行除名,这种强烈的"赖意志"让整个会议气氛肃杀紧张。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卸任的蔡英文竟然缺席会议,这无疑是"英系式微"的最明显信号。
就在民进党内部派系斗争如火如荼之际,党外的蓝白阵营也没闲着,他们正密谋着一场针对赖清德的政治反击。韩国瑜的"站台亮相"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政治震撼?
信息来源:中国台湾网
蓝白联手,反击开始
面对赖清德的强势清洗,蓝白阵营已然坐不住了。国民党民意机构负责人韩国瑜首当其冲站出来对赖清德进行痛批猛轰。
他不是用空洞的政治术语,而是抓住了民生痛点——劳工权益。韩国瑜引用蔡英文曾说的"劳工是经济心肝宝贝"。承诺为台湾1100万劳工争取涨薪福利,这一招可谓直击要害。
信息来源:海峡导报
这种策略相当聪明,就像一个老练拳手找到了对手的软肋。韩国瑜精准地指出了赖清德施政的致命弱点:美国对台湾征收32%关税,导致岛内工厂陷入困境,却拿不出任何应对之策。这样的指责无异于在选民面前将赖清德的施政无能赤裸裸地展示出来。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传统对立的国民党和民众党似乎要在赖清德的压力下,上演一场历史性合作。当民众党新竹市长高虹安和国民党民代郑正钤面临罢免时,两党罕见地发表联合声明,将其定性为"恶意罢免",并表示将组织全台造势活动,争取选民支持。蓝白联手,这几乎是台湾政坛多年来不曾出现的景象。
蓝白联手
与此同时,赖清德的民调支持率出现了致命下滑。有数据显示,在其任期将满一周年之际,首次出现了不满意度超过满意度的"死亡交叉",而且差距惊人——不满意者比满意者多出22个百分点!这种民意逆转给了蓝白阵营千载难逢的反击良机。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已经抓住时机,正式宣战,表示将在5月20日之后立即提出罢免赖清德案。虽然依照规定,成功罢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种政治象征意义却不可低估。朱立伦此举明显是要把厌恶赖清德的民意情绪转化为支持在野阵营的力量。
就在岛内政治角力白热化之际,两岸关系也因赖清德的激进立场而急剧恶化。国台办对赖清德的称呼从普通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变成了"两岸和平破坏者",这种措辞变化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政治信号?
政治清算,加剧对立
赖清德的政治清算手段可谓赤膊上阵,毫不掩饰。在他的指挥下,针对蓝营的"大罢免"行动与司法追杀如同双重打击,让国民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检调部门对国民党在台北、新北到基隆、宜兰等多地党部进行了一轮"抄家灭门式"的突袭,大批人员被带走讯问甚至羁押,手段之狠辣令人咋舌。
这种政治操作被岛内舆论痛批为"司法双标、政治追杀"。有分析指出,蓝绿双方在罢免联署书上都存在不符要求的现象,但检方却只围剿蓝营,这种明显的司法工具化引发了民间强烈反弹。
国民党立即做出反应,联合民众党于4月26日在凯道举行了"反绿战独裁"集会,现场聚集了25万民众,不断高喊"赖清德下台"的口号,场面震撼。这种大规模的民间抗议已经不仅仅是对某一政策的不满,而是对赖清德执政风格的全面否定。
但赖清德的政治立场并未因此软化,反而变本加厉,开始了新一轮的"抄家灭门式"突袭。国民党在全台各地县市的党部几乎全部沦陷,每个党部都有人被约谈或被抓走。这种变相的"绿色恐怖"让台湾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分裂与对立。
更为严重的是,赖清德的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岛内对立,也引发了大陆方面的严正回应。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明确指出,赖清德宣扬所谓的"两国论",是赤裸裸的"谋独挑衅",暴露其"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的真实面目。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
她还强调,希望广大台湾同胞看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不择手段谋"独"的邪恶本质,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绿色恐怖",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利益福祉和台海和平稳定。这一表态表明,大陆方面对赖清德政府的警惕和不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随着赖清德继续推进其政治清算,两岸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紧张,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也将面临更大挑战。岛内各方力量是否能够找到合作途径,遏制这种危险趋势,成为台湾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结语
赖清德清洗蔡英文陈菊人马,实为民进党派系斗争的新篇章。通过'换将',赖试图巩固权力,但此举加剧党内分裂,也引发蓝白阵营联合反击。
政治派系竞争本属常态,关键在保持生态平衡。理性竞争可提升决策透明度,避免权力集中,前提是以民为本,非为派系私利。
赖的'有关系就没关系'用人风格,是务实还是倾轧?这种派系政治对台湾未来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