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慈医院肿瘤中心,有这样一对特殊的“抗癌战友”——78岁的张爷爷与75岁的李奶奶。三年来,他们携手在对抗癌症的荆棘之路上,用爱与信念书写了一段医患同心、生命相守的动人篇章。
精准施治,以专业托起生命希望
张爷爷确诊前列腺癌后,病情复杂且多次进展。从手术、内分泌治疗到伽马刀放疗,蔡晶主任团队始终以精准的诊疗方案护航他的抗癌之路。面对肿瘤复发、多处转移的挑战,蔡晶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从恩扎卢胺、阿比特龙的内分泌治疗,到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的化疗,每一次决策都力求在控制病情与保障生活质量间找到最佳平衡。
△南通市癌友协会会长及秘书长看望李奶奶
而李奶奶的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更是凶险异常。蔡晶主任带领团队为她制定了“手术+放疗+替莫唑胺化疗+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的综合方案,成功延长了生存期。即便肿瘤复发,团队仍迅速响应,通过强化靶向治疗和密切监测,为她争取了更多宝贵时光。
医者仁心,以温度诠释卓越担当
“蔡主任不仅医术高超,更懂患者的心。”这是夫妻俩最深的感触。三年来,蔡晶主任团队始终以细致入微的关怀陪伴他们:张爷爷化疗后骨髓抑制,她亲自调整用药剂量;李奶奶头晕加重,她连夜制定应急预案;每一次查房,她都会耐心倾听夫妻俩的担忧,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病情,用坚定的眼神传递信心。
△蔡晶主任团队查房(右:蔡晶)
歌声疗愈,以乐观照亮抗癌之路
抗癌路上,张爷爷与李奶奶既是夫妻,更是彼此的“精神支柱”。病房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李奶奶动人的歌声,李奶奶说,“我爱唱歌,歌声一响,心里就亮堂了。”这份乐观让整个病区的患者和医护倍感温暖,而李奶奶的歌声也成了病区里温暖的“特效药”。蔡晶主任感慨:“李阿姨的歌声,是我们治疗中意外的‘良方’。”
“瑞慈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夫妻俩坦言,7次入院治疗,蔡晶主任团队的专业与温暖让他们毫无保留地信任。从初诊时的迷茫无助,到如今坦然面对病情起伏,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底气。
如今,张爷爷和李奶奶仍在与癌症顽强抗争。蔡晶主任表示:“面对晚期肿瘤,我们不仅要追求疗效,更要守护患者的尊严与希望。”这对夫妻的故事,不仅是瑞慈医院肿瘤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注脚,更展现了医患携手、爱与专业交织的无限可能。
△瑞慈肿瘤中心蔡晶主任团队
在瑞慈,抗癌之路从不孤单。这里有一群像蔡晶主任一样“既治病更治心”的医者,也有无数像张爷爷、李奶奶一样用爱与勇气照亮彼此的患者。他们共同证明:医学的温度,足以让生命在逆境中绽放光芒。
来源:南通瑞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