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两个大国交战,一个大国眼看取得了胜利,而另一个大国出现了人员短缺的现象。快要取得胜利的国家出现了几个人,呼声比较强烈,说是战争让年轻人送死,而且要反对国家元首。这种观点可靠吗?



当然不太可靠。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甚至每个人看待世界都是不同的。战争只要发生了,就无所谓善与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没有什么公理和道义。即便孔子周游列国,要兜售他的“仁”的学说,也不会被国君们采纳。国君发动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掠夺资源,掠夺人口。在生存是第一要义的前提下,国家的人口激增,就迫切地需要扩大地盘,需要掠夺更多的生存资源,而不是控制人口数量。不管是主动挑起的侵略战争,还是主动保卫国家的卫国战争,本身都是战争,都会造成大量人员的死亡。战争就是杀人的机器,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有可能在这座轰鸣的机器面前灰飞烟灭。幸存下来的人可以歌颂胜利,歌颂国家元首的伟大,却不会永远悼念那些死去的将军或士兵。因为人永远要向前看,而不能只是向后看。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陶渊明写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战争就是这么回事,似乎是内嵌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一旦人类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为了掠夺资源而爆发战争。不管是以何种说辞来解释战争的发生,都是孱弱无力的。因为战争一旦发生,就无所谓善恶,无所谓公平和正义,只有胜利者才有发言权,或者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失败者早已经失掉了话语权,即便被污蔑,被诋毁,也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

历史上的战争胜利者改写史书的现象不在少数,甚至把屠杀者描绘成救世者,把被屠杀者描绘成妖魔鬼怪。从皇帝战蚩尤的传说就可以看出来,皇帝最终胜利了,成为一个民族的始祖,而蚩尤被打败了,就被妖魔化,其实只不过是蚩尤部落进化得比较慢,文明没有发展到皇帝部落的文明程度,被打败之后,就完全失掉了话语权。历史上其他的战争也是如此,谁胜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就可以支配历史的写作。但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会让很多年轻人奔赴前线,也会让一部分死去。不管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都会有士兵或将军死去。有战争就会有死人的现象,而且变得不可避免。即便是发动侵略战争,发动者也会美化这种战争,就像二战时期的希特勒要征服劣等民族一样,而且强调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最终发动了赤裸裸的侵略战争,不但己方的人死伤很多,而且别的国家的人死伤也很多。越是这样,发动战争的人就越是要不断侵略,而不会顾及人员的死亡,不会顾及青年人的生命黯然陨落。因为衡量掠夺的资源和年轻人的生命,发动战争的人永远看重的是掠夺的资源。



掠夺资源以后就可以永远占有,年轻人死了以后并不算什么,国内的人还可以再生,以至于生生不已。越是这样,战争就越是不可避免,而战场上死亡的事件越是频繁发生。恰恰是将要胜利的国家出现了反对者,说是国家元首送青年人去死,却没有看到整个战争的情况,没有看到为国家利益而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国家元首永远站在国家层面看问题,要顾全国家利益,而且要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动战争,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能让整个国家的人受苦受难,也不能让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不然国家就会受到他国的挟制,甚至整天处在危急之中。但国内的反对者并不这样看,而是从个人主义角度出发,从生命价值与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争是残酷的,而发动战争的人是邪恶的。出发点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战争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会让很多年轻人去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战争的目的往往容易让人们忽略,也容易引发人道主义危机。反战的人士始终要求停止战争,停止杀戮,停止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消除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甚至要实现世界大同。这种理想无可厚非,但在每一个国家都变得功利化的方面来看,消除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国家都变得极端功利化,除了贸易方面要保护自己,还要在军事方面保护自己,不但要打贸易战,而且要打一场真实的战争,甚至要派出很多军队驻在别的国家,对敌对国形成合围之势,最终迫使敌对国乖乖就犯。倘若敌对国反抗,就会爆发战争。当然也有的国家感觉受到了外来的威胁,就要果断出击,消除这种危险,不然就会世世代代受到限制。从国家领导人的角度来看,发动战争是为国家利益着想,当然也不乏有独裁者发动战争。而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战争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尤其会造成年轻人的伤亡,这是很多人不愿看到的。因为年轻人是社会的栋梁,也是未来的希望,倘若大量的年轻人死亡,社会并不能补充大量的年轻人,就会出现社会劳动力减少的现象,也会让很多年轻人的父母伤透了心。而快要战败的国家,年轻人已经没有了,都在战场上打光了,甚至中老年人也在战场上打光了,女兵们也快打光了,国内的人口锐减,却没有出现反对的浪潮,因为他们是在进行所谓的卫国战争,却往往被领导人玩弄,甚至被一些超级大国支配。当民众被洗脑之后,就不会反抗了,当然反抗也没用,因为很多人都被强迫送上了战场,想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可能的,只有战死沙场,却并不能当逃兵。当逃兵会被自己人打死,而战死沙场还算是英雄,却领不到抚恤金,因为抚恤金已经被所谓的国家元首贪污了。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反战的人士始终在反对战争。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但年轻人会在战争中死亡,而且中老年人也会在战争中死亡,甚至一些妇女和十几岁的孩子都上了战场,怎么说都是人道主义危机。反对者没有和国家元首站在一个层面上思考问题,只是各说各的道理,最终还是拥有话语权的国家元首占了上风,战争当然不可避免,人口会锐减,提出战争让年轻人送死的人也会逐渐变少,甚至消失不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