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最新社保改革动向,包含建立弹性养老金支取机制、扩大职业安全保障试点等创新举措。据透露,新政策将重点完善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体系,图为新政策涉及的养老金账户管理示意图。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我国养老保险参保规模已达10.7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442万;失业保险覆盖2.44亿人,新增256万;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97亿,增加271万。前三月社保基金总收入2.36万亿元,总支出1.94万亿元,累计结余稳定在9.6万亿元,整体运行保持平稳态势。

在重点改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平稳落地;全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深入实施,首季完成跨省调剂资金划拨;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试点城市向全国铺开,服务效能持续升级,已有85款指数基金产品入选投资目录;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覆盖人数超1104万,有效维护平台经济从业者权益。

在民生保障方面,政府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首季为826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待遇支出达365.4亿元,涵盖基本医保代缴、价格补贴等多元化保障。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已达2.4万亿元,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社保服务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统一社保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速,4月起实现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社会保障卡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在天津率先实现京津城际铁路刷卡乘车功能。截至3月末,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9亿,电子社保卡用户突破10.9亿,服务领域延伸至医疗购药、文化旅游、财政补贴等民生场景。



根据工作部署,人社部门将重点推进以下改革:

1. 完善制度体系:稳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研究制定新业态群体参保细则;推动企业年金覆盖面提升;研究制定个人养老金提前支取实施细则;扩大职业安全保障试点范围。

2. 优化待遇调整:重点提高中低收入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

3. 强化资金管理:推动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适度扩大;建立基金监管长效机制。

4. 深化"一卡通"应用:完善外籍人才社保卡集成功能;开发电子社保卡智慧服务模块。

这些改革举措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为2亿灵活就业群体构建更完善的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转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