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日经亚洲》网站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民主党人纽森2日接受其线上采访时,表示不赞同美国共和党籍总统特朗普对华所征收的畸高关税。他强调,“加州不是美利坚合众国”,加州仍向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伸出开放之手”。

报道称,尽管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但纽森表示,全球贸易不是零和博弈,他认识到美中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外,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伊利诺伊州、缅因州、明尼苏达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俄勒冈州和佛蒙特州的总检察长向位于纽约的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为“一时兴起,而非合法权力的正当行使”,要求法院宣布“对等关税”非法,并阻止其实施。

亚利桑那州总检察长克里斯·梅斯用“疯狂”形容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威廉·唐称:“毫无章法的关税政策等同于对康州家庭的巨额征税,将给当地企业和就业带来灾难。”经常受到特朗普攻击的纽约州总检察长莉蒂夏·詹姆斯在批评关税政策时表示,关税“会加剧通胀,导致失业,造成经济损失”,美国消费者会被迫为此买单。



关税“会加剧通胀(资料图)

据北青网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为何呈现“反复无常”的特点?相关人士表示:这与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密切相关。他习惯通过“极限施压”制造谈判筹码,类似“市场摊贩式”的讨价还价——先提出极高要求(如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再根据对方反应逐步调整。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将政策作为交易工具,而非基于长期战略规划。但他低估了中国的反制决心。这种“硬刚”让特朗普陷入被动,不得不通过部分豁免(如对iPhone等电子产品)给自己找台阶下,同时释放愿意谈判的信号。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海因里希·李普曼回顾这场贸易战时评论说:“没有什么比1930年的美国关税措施更能妨碍国际贸易关系发展。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面临严重危机时,在自己周围建起史上最高的关税之墙。”经济衰退引起社会动荡,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助长了保护主义情绪。一些国家在经济困境中采取更激进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走上极端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道路,为二战爆发提供了土壤。



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胜于雄辩。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是惠泽彼此、互利共赢的关系,所谓的“贸易吃亏论”根本站不住脚。对美国来讲,“对等关税”既实现不了“逆差归零”,也不可能使制造业回流,只会提高通胀压力、削弱产业基础、加剧金融市场恐慌、加大经济衰退风险。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指出,美国政府的激进政策,将令美国付出惨痛且深远的代价。



特朗普(资料图)

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将自己置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愿意与它贸易的国家正在减少。全球贸易正从传统的西方中心,转向其他新兴中心,很多国家开始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以非洲自贸区为例,我认为非洲国家现在有了加速推进一体化政策的动力。此外,东南亚等地区也会加速经济一体化,并保持其内部的多样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