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汉中,本应是迎接各地游客到来的繁忙景象。

没想到,却因一场深夜“拉车门”风波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5月4日凌晨,来自北京的王先生自驾游来到汉中。

没想到,在酒店休息期间,竟然通过车载“守卫模式”目睹惊心一幕。



两名少年骑着电动车鬼鬼祟祟向他的车靠近。

当手机手电筒扫过后排满当当的行李时,猛拽车门。

因触发警报仓皇逃离,尽管财物没有丢失。

但为了给更多游客敲响警钟,他将守卫模式拍下的视频上传网络。

然而,却意外引发了一场荒诞的“肖像权隐私”保卫战。



01.

5月4日凌晨五点多,在睡梦中的王先生,还不知道自己的爱车已经被人盯上了。

两个看上去只有初高中生年龄的男孩,似乎对王先生的车很“好奇”。

不过,这天还没亮,两人的举动看起来很是怪异。

一开始两人骑着电动车,在人烟稀少的大马路上来回溜达。



像是在寻找着什么,不一会,他们就像是锁定了目标。

直奔王先生的车而来,显然两人是看准了五一期间会有大量的外地游客前来,专门挑了外地车辆下手。

两人配合十分默契,一人“望风”,一人便对王先生的车观察了起来。

不过,从两人的穿着和动作来看,更像是惯犯。



都不约而同的穿着黑色的衣服裤子,其中一名男生还非常熟练的拿出了手机打开了手电筒。

向车后排的座椅看去,当看到车后排放有王先生的行李箱时。

这名男生快速拉动车门把手,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打开车门。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王先生在入住酒店之前,早已将车载的“守卫模式”打开。



感应到车门的异常情况后,车辆立即亮起了报警提示。

这让两名未成年人顿时吓得迅速逃窜。

两人本以为自己的劣迹会就此烟消云散,而王先生的开启的“守卫模式”却记录下了两人这一系列举动。

早上醒来之后的王先生,经查看才发现凌晨这惊险的一幕。



王先生和朋友选择住温泉酒店,本来是想着图方便。

就将随身的行李以及财物放在了车上,没想到竟差点为自己带来损失。

受到惊吓的王先生,第一时间驱车离开了此地。

同时,也将自己的遭遇以及拍下来的视频发布在了网上。



想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提醒还在旅途中的游客们注意财物安全。

但没想到的是,王先生的视频一经发布,就引来了大量的网友围观和评论。

而这位负责拉车门的未成年人,一时间也火了。

因为被拍到了正脸,在真面目曝光之后,这名未成年人也从视频中认出了自己。



随后,他便以侵犯肖像权为由向平台申诉举报。

称王先生没经过个人允许,就将他的个人肖像散布在平台上。

字里行间,丝毫没有羞愧、悔过之意。

并且还上传了自己的正面照,嚣张的表示,难道拉一下车门就是小偷了?



除此之外,还搬出了自己未成年人的身份,试图以此来抵消自己没有得逞的犯罪行为。

这样的投诉反倒让王先生反倒成了“恶人”,明明王先生才是受害者。

虽然没有对他造成财产损失,但他的目的并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意思。

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出门在外的旅客提高警惕。



之后平台将他没有经过处理的视频下架,但这并没有让王先生放弃发声。

因为,他至今还没有收到来自这名未成年人的正式道歉。

没多久,他便将视频中的两人分别打码再次上传。



可没想到的是,这名未成年人家长竟然也通过视频找了过来。

但这位家长私信王先生并不是向他道歉的,而是另有目的。



02.

这位家长就是负责拉车门男生的姐姐,作为未成年人的家属。

她不是第一时间教导弟弟这样的恶劣行为,会对自身造成影响。

反而两人明私下串通一气,拿着未成年身份打感情牌。

一开始她还代表弟弟对王先生表示歉意,但接下来话锋一转。



要求王先生下架该视频,因为侵犯孩子的隐私了。

孩子还是未成年,这样对他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

甚至还搬出了警方,言外之意在给王先生施压。

最后,该男生的姐姐还强硬表示,如果愿意友好协商,就配合王先生的合理诉求。







如果不愿意,那就可能要采取其他强硬措施了。

可王先生作为当事人,至今还没有收到来自拉车门男生的任何正面道歉。

起初,王先生的本意也是想通过这件事的曝光。

让两名未成年男生敢于面对、承认自己的行为错误。



而两名男生及其家长不仅没有公开向王先生道歉,反而一直拿未成年当犯罪的借口。

对于半夜三更拉车门的举动,更是不承认这样的行为就是“小偷”。

反而成了好奇,单纯的欣赏王先生的车。





就不说这个时间点两名未成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大马路上,四处张望。

光是这拉车门的举动,也不像是单纯的“欣赏好奇”。

随后,王先生对于未成年男生家长的做法很是气愤,表示将拿起法律的武器合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目前,王先生已经整理好相关资料向当地有关部门报案。

很多网友在支持王先生正当维权的同时,还曝光了当地发生过的一些类似案件以及当地的治安情况。



从近四年的类似报道案件来看,当地的这类案件接连不断的发生。

而且涉嫌作案的人员还都是未成年人,这样几人组成的盗窃团。

有男有女,分工明确,都是通过“拉车门”的方式进行盗窃。



其中,有一未成年盗窃团伙涉案金额竟然高达万元。

这些未成年人中,因“拉车门”盗窃的很少是一次两次,大部分都是屡抓屡犯的惯犯。

因为有着未成年的挡箭牌,他们似乎对于这样的行为不以为然。



每次被抓后,公安部门也只能批评教育,就释放了。

对于这些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起不到悔改的作用。

反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极大的纵容了这种未成年人的胆大妄为。



他们知道这样的行为没有办法对“未成年人”量刑,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越来越猖獗。

而王先生曝光的做法,除了对广大旅客的善意提醒外。

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未成年人,有廉耻之心,有敢做刚当、敢于面对错误的勇气。

这不仅仅是一种鞭策,更是对于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结语:

最让人气愤的是,未成年家长的包庇行为。

明知道自家孩子犯了错,还不及时做出正向引导,反而还对王先生进行言语威胁。

更是搬出相关部门施压,以此来息事宁人。

而有关部门不处理、不作为的态度,才是助长这样不良社会风气的关键。





信息来源:



当事人“电动正经王”——《撬车门事件》



汉中生活,2024-09-25,“汉中一未成年拉车门盗窃团伙落网”.



汉中生活,2024-09-25,“汉中一未成年拉车门盗窃团伙落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