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本是开心出游的好时候,可为啥今年张家界、洛阳、西安、北京、杭州这些热门地却差评不断?
有人排队到腿麻,有人被困山顶,还有人挤到鞋都掉了。
花了钱、费了力,却换来一肚子气,这些地方到底咋了?
张家界差评如潮
今年五一,张家界部分景区的接待能力明显跟不上游客数量。
到了景区,排队直接给人 “下马威”。
百龙天梯号称 66 秒上山顶,听着带劲,可实际上呢?
不少游客早上 8 点就来排队,一直站到中午 11 点,腿都站麻了,还没轮到自己。
好不容易坐上电梯,那点看风景的兴致早没了。
厕所队伍拐了8道弯,有孩子尿裤子都挤不到洗手间。
景区里的环境也让人糟心。
垃圾桶周围垃圾散落一地,厕所味道刺鼻,进去待几秒就想跑。
餐厅里一份普通炒菜要价四五十,味道还不如街边小店。
要说最闹心的,还属上千人被困山顶这事。
五一游客太多,索道直接停运,观光车也堵在路上上不来。
被困的游客在山顶干等,天色越来越晚,不少带孩子的家长急得直掉眼泪。
有人在网上发视频求助,声音里满是委屈和无奈。
景区一开始只让大家错峰出行,后来才道歉,但也没给被困游客啥实际补偿。
不少游客选择凌晨1点摸黑徒步下山,直呼“荒野求生”。
张家界的奇峰异石确实美,但这一趟玩下来,体验感太差了。
洛阳水泄不通
今年五一假期,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的“汉服热”意外翻车。
洛邑古城里“古装美女”摩肩接踵,龙门石窟人比佛像还多。
游客凌晨三点排队化妆,只为拍一张不被路人抢镜的照片。
有人调侃:“在洛阳,穿汉服不用自己走路,后面的人会推着你前进。”
这场“国潮盛宴”为何变成“人潮灾难”?
五一期间,洛阳两大王牌景区——洛邑古城和老君山,被网友戏称为“人肉迷宫”。
洛邑古城本是以汉服体验闻名的打卡地,但假期里每平方米能挤下3个人,游客举着自拍杆却拍不到一块完整的屋檐。
一位游客吐槽:“排队半小时才能蹭到网红灯笼下的机位,刚摆好姿势就被大妈团‘抢镜’。”
龙门石窟更夸张,佛龛前的人流比千年石刻还密。
有家长无奈道:“孩子问佛像在哪,我指了半天才发现全被人头挡住了。”
为了穿上汉服当一回“唐朝在逃公主”,年轻人卷出了新高度。
汉服体验店凌晨三点就排起长队,化妆师手速堪比流水线工人。
一家网红店老板透露:“假期每天接200多单,化妆刷都抡冒烟了。”
然而,精心打扮的游客很快发现,衣服上的飘带总被路人踩住,发簪在拥挤中“阵亡”,花200元做的造型,最终只换来朋友圈九宫格里的半张脸。
最让游客崩溃的是住宿问题,五一期间洛阳酒店价格飞涨。
平常两三百的房间,直接涨到七八百。
即便花了高价,住宿条件也不尽人意。
下一次,若能给拍照留片清净地、给疏散多开两条通道、给体验加点创意互动,谁不愿意做回头客?
毕竟,没人想花钱买罪受,大家只想在千年古都里,当一回自在的“穿越者”。
西安大唐不夜城全是人头
西安大唐不夜城一直是网红打卡地,“不倒翁小姐姐”、璀璨夜景吸引着无数人。
可今年五一,不少人去了直呼后悔,到底是啥让这场 “盛唐之旅” 变了味?
到了大唐不夜城,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绚丽的灯光、精彩的表演,而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游客小李本来想拍个美美的夜景发朋友圈,举起手机却只拍到乌泱泱的后脑勺。
人多到啥程度?
往前走全靠后面的人推着,想停下脚步拍张照,立马就会被人流挤着往前走,连找个空隙拍全景都难。
表演区域更是挤爆了,不倒翁表演开始前两小时,周边就围满了人。
好不容易等到表演,站在后排的游客只能踮着脚,伸长脖子,透过层层人墙的缝隙,看个模糊的影子。
有个姑娘为了看一眼 “不倒翁小姐姐”,挤得鞋子都掉了,最后只能光着脚在人群里找鞋,别提多狼狈。
交通也是个大问题,不夜城周边道路拥堵不堪,地铁口被挤得水泄不通。
有游客晚上看完表演想回酒店,打车软件上排队人数显示 200+,等了快一小时,都没打到车。
最后没办法,只能和别人拼车,原本十几块的车程,因为绕路,车费翻了一倍。
大唐不夜城的夜景和表演确实惊艳,但今年五一这人挤人的体验,实在让人难受。
希望以后景区能多想想办法,别让大家再为了看一眼 “盛唐繁华”,遭这么多罪了。
北京挤不进去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那真是人山人海。
五一假期 5 天,北京共接待游客 1790.8 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 5.6%。
其中,故宫博物院 5 月 1 日至 4 日的门票早早就卖光了 。
中轴线上人山人海,游客们走得很慢,想好好拍张照都不容易,只能举高手机随便按快门,能不能拍清楚就看运气了。
八达岭长城的游客也多得不行,行走非常缓慢,可能一分钟才能走一步,晚上被灯光照亮的长城很漂亮,但想进去参观也要排队等候两个小时。
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也是 “人从众” 模式。
凌晨两三点,广场周边就排起了长队。
有游客凌晨一点就到现场,想着能占个好位置,结果发现前面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等到升旗时,后排的游客只能踮着脚,透过层层人墙的缝隙,看个模糊的影子。
更糟心的是,散场时人群拥挤,想出去都费劲。
北京的地铁里人们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尤其是热门景点附近的地铁站,进出站都得费好大劲。
打车更是难,软件上排队人数显示几百人,等了快一小时都没打到车。
不少游客无奈地说:“在北京,不是在挤,就是在去挤的路上。”
北京的景点确实魅力十足,但今年五一这 “挤不进去” 的体验,让不少游客败兴而归。
杭州西湖水泄不通
今年五一,杭州西湖真的人流量大得吓人。
五一假期 5 天,杭州共接待游客 1613.16 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 53%。
其中西湖景区接待了 350.45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8.49%,5 月 2 日单日客流达 95.49 万人次,创 “五一” 假期单日历史新高。
在西湖边,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的景象,游客们挤得连脚都难挪一下。
还没到西湖边,交通就先 “瘫痪” 了。
地铁龙翔桥站被挤得满满当当,出口处排起了长队,出站都得花上十几分钟。
自驾的就更惨了,环湖道路堵得死死的,眼看着导航上的红色拥堵路线,急得直跺脚。
走到西湖边,更是 “人从众” 模式。
白堤、苏堤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想拍张没路人的风景照根本不可能。
游客小王特意带着相机来拍西湖美景,结果镜头里全是游客的脑袋,连湖面都被遮挡得只剩一小片,人多到什么程度?
往前走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撞到别人,更别说悠闲地欣赏风景了。
想坐船游湖,也成了大难题。游船码头排着长队,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有的游客排了两个多小时,才买到船票。
上船后,甲板上挤满了人,想找个好位置拍照,得见缝插针。
西湖的美本应让人陶醉,可今年五一这场 “人挤人” 的闹剧,实在让人无奈。
结尾
本来大家都想趁着五一放长假出去放松一番,结果不是堵在路上,就是堵在景区,去哪儿都是人人人...
明年五一长假你还会选择出去旅行吗?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