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密云水库鸟岛,抚育幼鸟的鸬鹚群。
5月6日,水生态所内湖站站长赵铭靓正在监测站工作。
所谓“鸟岛”,是密云水库鸟类最集中的一片区域。每年候鸟迁徙季,一群群来自远方的鸟儿在这里安家落户,最先到达的是苍鹭,鸬鹚、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凤头潜鸭等陆续抵达。鸟儿在此“安家”,之后陆续进入繁育幼鸟的阶段。到了初夏时节,这片区域有上千只幼鸟嗷嗷待哺,在鸟巢中等待父母觅食归来。目前,北京市野生鸟类已达到527种,成为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5月6日,密云水库,水生态管护员正在观测飞行的鸟。
“鸟岛”观测点不在岛上,而在距“鸟岛”约百米远的对岸。为了不打扰幼鸟成长,在鸟儿繁育季节,“鸟岛”严格控制人员上岛。工作人员仅会在极端天气发生后视情况上岛检查。赵铭靓介绍,尽管工作人员几乎不上岛,但依然要开展鸟类动态监测调查,详细记录水库水鸟群落结构变化等。
5月6日,密云水库鸟岛,鸬鹚正在抚育幼鸟。
看到一只鸬鹚优雅地落在幼鸟身旁,赵铭靓嘴角轻轻上扬,“这位家长很勤劳呀,已经第二波喂食了。再看看‘楼下’那家子,到现在都没‘买菜’回来呢。”管护员唠着每一户的家长里短,说话间完成了对重点观察鸟类的种类和数量的记录。
5月6日,密云水库鸟岛,正在捕食的鸬鹚。
管护员还会着重关注是否有鸟类在“争地盘”时受伤或者从鸟巢跌落,一旦发现这些情况,他们要对鸟儿进行紧急救治。此外,管护员会选择几个鸟巢作为样本,记录鸟儿何时繁殖、幼鸟何时孵化。
5月6日,密云水库鸟岛,逐渐长大的苍鹭。
5月6日,密云水库,白骨顶在水中觅食。
5月6日,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自动监测站的设备正在工作。
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副所长王群介绍,他们将人工与设备相结合,详尽记录鸟类发现时间、种类、数量,繁殖季产蛋、孵化、育雏等情况,掌握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为密云水库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5月6日,密云水库,大白鹭在蓝天下翱翔。
如今,多数小鸟已经完成破壳孵化,5月,幼鸟将逐渐长大。6月,鸟爸爸、鸟妈妈开始教小鸟捕食和飞行技巧,锻炼小鸟的觅食能力。8月底,大鸟迁徙,小鸟也具备了飞行和独立生存的能力,便会带着它们迁徙,次年2月再飞回密云水库。
记者 王子诚 吴婷婷 摄影报道
编辑 王远征 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