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说: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遂宁一中深知后勤服务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程度。它不仅关乎师生的安全与健康,更是学校文化与精神的体现,是凝聚育人合力的重要一环。开学以来,遂宁一中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春季活动,旨在守护师生舌尖安全、促进师生交流、加强家校沟通、丰富校园文化。

01、眼见为“食”,携手共护食安

2025年3月1日,遂宁一中高中部开展了“校园开放日——家长走进食堂”活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零距离”参观。

活动中,在学校总务处邵欣主任的带领下,家长们参观了食堂的各个区域,包括公示栏、食材储存间、加工间、烹饪间以及就餐区。食堂副经理刘春兰对食材的源头把控、加工制作的环节及菜品的营养搭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现场全面展示了食堂的运营管理情况以及食品的加工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验收、索证索票、贮存、库房管理、烹饪、洗消,以及菜刀、菜墩、毛巾的分色管理和冰柜管理等。





2025年4月14日,学校又组织了高一学生代表“走进食堂”。活动中,同学们全部戴好口罩和工作帽后,紧随食堂工作人员的步伐,深入食堂后厨,对食品采买、进货查验、食品贮存、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验以及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参观。





此外,食堂刘经理重点介绍了“明厨亮灶”确保24小时无死角监控,学生通过食堂大厅显示屏,现场观看食材加工实时画面,见证“操作可视化、监管无死角”的管理模式,成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





“走进食堂”让食品安全从文件上的“纸面承诺”,变成了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直观可感”。以活动为契机,学校后勤人员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听取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也进一步推动学校食堂服务质量的提升。

02、“食”战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2025年4月12日,遂宁一中高中部开展了春季应急联合消防演练活动。学校安保、宿管员、食堂员工参加演练。

演练过程中,学校保卫科王智东科长从专业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食堂消防安全所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同时向食堂员工全面讲解了火灾预防、报警常识等,他强调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演练环节,将安全意识牢记于心。





宿管经理舒涛与食堂经理刘春兰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灭火锅盖、消防栓等消防设备,详细讲解了其各自的适用场景以及操作规范。随后,员工们踊跃参与,纷纷上手操作,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技巧。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本次演练有效提升了食堂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校园消防安全管理。





03、“烹”然心动,共享美好“食”光

2025年3月18日,本学期的“美好食光”食育课开课!这节课以经典川菜---回锅肉的学习与制作为主题。



食堂的师傅们早早准备好了场地与食材,严阵以待。到了上课时间,高二13班的同学们快速到达高中部食堂,整齐有序的穿戴好厨师衣帽,投入学习状态。课上,程均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回锅肉的发展,让同学们了解了回锅肉代代演变,也了解了川菜的传承与创新。





随后,在厨师长的带领下,同学们秒变大厨,跟随师傅们探索烹饪的奥秘,他们挥舞炒勺,一片片色香味俱佳的肉片,在锅中翻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从起锅烧油到煸炒调味,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同学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回锅肉出锅,满满的成就感由然而生。





2025年4月11日,遂宁一中“美好食光”食育课再度扬帆启航。高二12班的黎小红老师引领同学们探寻鱼香肉丝的前世今生,并亲身体验其烹饪过程。



课堂上,黎老师从鱼香肉丝的起源娓娓道来,揭开其“不见鱼而得鱼香”的独特调味奥秘。同时,结合川菜“一菜一格”的深厚饮食文化,引导同学们领悟传统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





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在两位经验丰富的厨师长带领下,同学们分组协作,精心调制鱼香汁,精准把控火候,在锅铲的翻炒之间尽情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美好食光”课程,是劳动教育课程中的特色篇章。通过这个独特的学习与实践平台,让大家在美食与劳动中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美好食光”。





遂宁一中将坚持不懈地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创新特色活动,提高育人实效,通过开展“美好食光”食育课、“走进食堂”、“同学生日会”和传统节日活动等,如春风化雨般让同学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陶冶情操、收获成长。(来源:遂宁一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