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兰州新区新安社区,一场关于“时间与爱”的循环正温暖上演。面对空巢、失能老人的养老难题,社区以“代际互助+资源循环”为核心理念,打造出了可持续的循环养老模式,为新时代社区养老提供了创新范本。

“低龄助高龄,余热映初心”,社区通过系统性培育社会组织,组建起由低龄健康老人、专业社工、志愿者构成的5支多元服务队伍,并根据老年人能力特点成立4个互助小组,织就一张紧密的“以老助老”代际互助网络。自项目运行以来,累计开展助餐服务500余次,让高龄老人每餐都能品尝到热乎可口的饭菜;陪伴服务时长突破1500小时,从促膝长谈的心灵慰藉到漫步阳光下的温情陪伴,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700多次代购服务更是打通生活物资“最后一百米”,让出行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即可满足日常所需。低龄老人用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充沛精力,为高龄群体送去有温度的服务,实现“白发帮白发”的温暖传递。

为破解养老服务可持续性难题,社区推出“道德银行”积分激励机制,将低龄老人的服务时长转化为可存储、可兑换的“道德资产”,让每一次助老行动都成为未来被服务的“预存款”。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位低龄老人成为“道德储户”,累计存储积分超50000分,50余位老人已兑换纸巾、小板凳等生活用品,30多位老人享受了理发、按摩等服务。这种“付出—存储—兑换”的闭环模式,不仅激发了低龄老人的参与热情,更推动养老资源在社区内部形成“双向流动”的可持续循环,让爱心服务从“单向输出”升级为“双向奔赴”。

与此同时,社区定期举办的老年人茶话会成为“心灵驿站”,老人们围坐一堂,在茶香与笑声中分享生活点滴,构建起温暖的情感共同体。而社区文艺表演更是成为“银发舞台”,在春节、元宵等文化汇演活动中,30余位老人自信登台,用歌声唱响夕阳风采,以舞姿展现不老童心。这些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搭建起社交新纽带,让晚年生活从“单调守望”迈向“多彩绽放”,幸福感在欢声笑语中持续升温。

从“以老助老”的代际传承,到“道德积分”的循环机制,再到精神文化的浸润滋养,新安社区的循环养老模式让“养老”与“享老”同频共振。下一步,新安社区将继续优化服务体系、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居民加入这场温暖的“时间循环”,将社区打造成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港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 昕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