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医疗优待全面升级,凭优待证就医可享受多项专属权益。今天我看到中国退役军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此消息,全国多地退役军人医疗优待政策持续优化,持优待证就医能实现挂号优先、诊疗提速、费用直减,覆盖门诊、住院、体检全流程,构建起军地协同、分级保障的医疗优待新格局。
说起退役军人优待,大家平常可能比较关注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景区景点减免门票这两点,毕竟在日常生活中能切实享受到。但实际上,对于退役军人优待而言,医疗优待和养老保障更为重要。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回顾下各地情况:江苏共享优待红利,镇江市359医院将优惠范围扩大到退役军人直系亲属,门诊支付部分家属减免15%,住院减免20%,体检项目总金额直降50%,真正实现一人持证全家受益,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让家属也能分享退役军人的荣耀。四川推出八项全免软性服务,成都双楠医院推出挂号费、上门体检、住院生活用品等八项免费服务,同时开通优先病房和慢病管理专线,打造零负担就医体验。
贵州也不落后,全额免除基础费用,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全额免除门急诊挂号费、住院床位费及健康体检费,通过“三专三优”服务体系,构建退役军人医疗托底保障。陕西六院联动覆盖全域,西安市六家医疗机构组建医疗矩阵,为退役军人提供自费项目20%的系统体检、慢性病上门巡诊、手术绿色通道等一体化服务。
从全国范围看,智能系统实现精准保障,依托优待证加人脸识别核验技术,退役军人1分钟内可完成身份识别,医保与军保补助账户双通道支付,实现一次刷卡双重减免。
从退役军人医疗优待升级能看出,实现了平战结合。因为医疗优待换国防服务机制要求部分地方退役军人每年参与八小时国防教育和社区服务,将医疗保障与国防动员能力深度绑定,形成优待加响应的正向循环。
同时,一些地方实现共建度分级体系,各地普遍采用立功等级挂钩减免模式,比如一二等功减免50% - 70%,既体现荣誉激励,又通过差异化设计缓解财政压力,与一些地方的普惠政策形成较好区别和对比。我们还能看到,民营医疗也参与进来,首次强制民营三甲医院执行优待政策,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不过中西部县域因设备运营成本较高,需要破解补贴落地难题。
未来,退役军人的医疗优待想必仍会备受关注,大家记住,医疗和养老是重点关注方向。
(郑重声明:本人纯属“野生博主”,既非军转部门工作人员,也非行业领域专家,只是一名退役军官,所有推文均为个人推断和经验分享,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