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恒

一觉醒来,印巴真的打起来了,而且是实打实的导弹互射、战机击落。这不是演习,也不是边境小冲突,而是过去五十年来最危险的军事对峙之一。

01·导弹袭击从凌晨开始,巴基斯坦城市陷入火海

据新华社消息,根据巴基斯坦军方7日凌晨的通报,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至少5个城镇实施导弹打击,其中3个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另外2个在旁遮普邦。这一袭击发生在深夜,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现场画面令人震撼:夜空中传来刺耳的战机轰鸣声,导弹呼啸而下,爆炸的火球将整片天空照亮。

初步数据显示,这次袭击造成至少3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儿童,另有数十人受伤。

印度方面迅速“认领”了此次行动。印度国防部发表声明称,这次对巴境内“9个恐怖主义基础设施”的打击,是对日前印控克什米尔遭遇恐怖袭击的报复。“正义得到了伸张,我们的行动是集中、有分寸的,且不具备升级性”,印度国防部在声明中强调,“我们没有攻击巴基斯坦的军事设施,选择目标时非常克制”。

但显然,这种说法无法被巴基斯坦接受。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发表声明称,印度这是对巴基斯坦主权的公然侵犯。“阴险的敌人对我们的五个城镇发动了懦弱的袭击,巴基斯坦有完全的权利对此战争行为做出果断回应。”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更是放出狠话:巴方将“不惜一切代价展开报复”。随后,巴基斯坦军方证实,已对印度境内目标发射导弹,还击落了两架印度空军战机。

印巴,真的又打起来了。

02·2019年的重演?印度正在“可控升级”

这场突袭,让人不禁联想到2019年。当时也是因为印控克什米尔遭遇恐袭,40多名印度安全部队士兵死亡,莫迪政府迅速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随后印度派出战机,对巴境内进行空袭。

那是1971年印巴战争以来,印度首次跨境对巴发动军事打击。

结果怎么样?印度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被俘。最终,巴基斯坦选择释放被俘飞行员,战事得以收场。但那场危机,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这次的情形看上去似曾相识。克什米尔再次成为导火索,印度再次动用空军,并选择主动对巴实施打击。不同的是,这次印度袭击的目标更多、范围更深,甚至已经打到旁遮普省,这是一种明显的“升级”信号。

但印度的声明,又透露出某种“可控升级”的意图。一方面是大张旗鼓宣扬“打击成功”,另一方面却不断强调“非升级性”“只打恐怖分子目标”。从战略意图上看,这是一种“打给国内看”的操作,也是莫迪政府的一贯手法。

莫迪需要对国内展示强硬,但他也知道不能真打出一场全面战争。这是一种“有限打击”+“情绪调动”的双重表演。

03·巴方迅速反击,摩擦已经失控

问题是,局势真的能由一方控制吗?

巴基斯坦显然不这么认为。导弹快速还击、战机被击落,这种军事回击的强度,不可能是临时起意。这说明巴方早有预案。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将付出代价”的表态,也不只是情绪宣泄,更是战略态度的展现。

更关键的是,印度并未就此止步。据可靠消息,印度开始对巴基斯坦实施水资源限制,准备掐断流向巴基斯坦的印度河部分支流。这就不仅仅是“打击恐怖主义目标”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施压。

要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来说几乎是“生命线”,全国90%的灌溉水源都来自于此。而该河发源于中国西藏,途经印控克什米尔流向巴基斯坦,这种天然地理结构一直是印巴间的敏感问题。

如今,印度不仅动手动枪,还动起了水资源这张“王炸”。莫迪甚至在6日的公开演讲中喊话:“印度的水过去流向国外,现在将只为印度人民服务。”

这是毫不掩饰的威胁,也是一种“软刀子杀人”的战略升级。

04·战争边缘:都不愿看到的局势

不得不承认,印巴关系此刻正处在悬崖边上。

虽然双方都还没有动用常规军力全面开战,但互相导弹打击、击落战机、挑动水资源争端,已经远远超出“边境摩擦”的范畴。再加上国内民族情绪高涨,想要劝退这场危机,已经不是“降降温”这么简单。

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印巴都是核国家。

这不是中印边境那种“棍棒互殴”,也不是中美之间那种“经贸博弈”,而是两个都拥有核武器、长期敌对、民众仇恨根深蒂固的国家,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军事交火。

这是对整个南亚、甚至对全球局势的极大挑战。

中国也不可能袖手旁观。巴基斯坦长期是中国的战略伙伴,“铁哥们”关系不止存在于口号里。一旦巴基斯坦遭遇更严重打击,中国极有可能通过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渠道介入,防止印巴战争演变成地区灾难。

同时,中国也有利益在印度。稳定的中印关系对中国经济格局、产业链延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可以预见,中国在此次印巴危机中,很可能会采取“压制印度冲动、稳住巴方态度”的双向策略。

尾声:警惕“最糟糕”的可能

目前来看,全面战争的概率依然不高,毕竟双方都知道“鱼死网破”没有赢家。但冲突会不会持续?当然会,甚至可能形成多线交火、边境常态化军事对峙。

但我们要问一句:万一呢?

万一印度高层某位鹰派军官强势出击?万一巴基斯坦遭遇更严重袭击后感到生存威胁?万一恐怖袭击在印度本土爆发,再次激发民族主义狂潮?那个“最糟糕的可能性”,真的无法完全排除。

所以,这不仅仅是印巴之间的对峙,更是整个亚洲、甚至世界安全结构的一场“压力测试”。

家门口生战生乱,是中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在这个敏感节骨眼上,中国要做的不仅是“劝和促谈”,更要在大国博弈中,确保自己利益不被动摇。

而莫迪与夏巴兹,接下来的一步棋,将决定整个南亚的命运走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