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阅兵式乌克兰方阵,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视频

顺拐,北方俚语,意思是指走路时同时伸出同一边的手和脚。也称同边。而正常的走步则是迈左腿,拐右手,迈右腿,拐左手。

中小学生齐步走时,有少数学生出现顺拐现象,可以把人笑岔气。要纠正顺拐现象还很难,因为顺拐的学生很可能形成了习惯,或者,他的统合功能出现障碍。

如果军人齐步走出现顺拐现象,那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阅兵式上,一个军队方阵中,有人出现顺拐现象,那一定会成为世界级笑话。

乌克兰军队方阵,在英国举行的阅兵式上,居然出现了顺拐,我看视频,看一次笑一次,但内心深处,并没有嘲笑乌克兰军队的意思,只是觉得,这支军队很真实,值得尊重和怜悯。

据法新社报道,5月5日,英国举行活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80周年,一连4天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欧洲大陆庆祝二战结束活动以5月8日胜利日的缩写(VE Day),意为欧洲胜利日。它是为了纪念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的结束。

英国的这场阅兵式,说是庄严肃穆,但形式上还是很“简陋”,不以耀武为目的,只以纪念凝聚人心。由76架现役与二战古董军机组成空中分列式,重现1945年“欧洲胜利日”场景;演员朗诵丘吉尔胜利演讲,再现当年胜利情形;方阵以简单徒步队列行进方式通过主席台,很有点像体育运动员入场。

这次英国举办的现场阅兵式,乌克兰方阵的出现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表面的“看点”是,军虽成列,并不威武,11人组成方阵,简单徒步,气场不够,军威不足,且最后那个小个子兵,开始步履正常,中间怎么就突然换了姿势,认真地走成了顺拐。倒数第二的大个子,在那个同时,似乎也顺拐了几步。

笑过之后,我开始往深处看这支方阵,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散漫且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即便把我换上去,也不会顺拐,乌克兰怎么搞的?这么大的面子工程,居然砸锅了?

一、这11人组成的方阵,是“就地取材”的队伍,他们是在英国受训的乌军军人。

二、他们属于北约大方阵中的小方阵。

那么,方阵中出现顺拐现象,可以这样理解:派到英国训练的新兵,还没走好行军步,更不谈正步,就把习惯中的顺拐带到了阅兵方阵中,路过主席台,一紧张,就非常认真地顺拐起来了。乌克兰《国家网》也报道了这个方阵,大概是为了面子,在新闻中郑重指出,“参加伦敦二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乌军人系在英培训人员。”新兵蛋子,请多原谅,是这个意思吗?

有报道称,“与过去不同,北约士兵组成的阅兵方阵这次有11名乌克兰军人参与”,说明这支方阵是破例了。还有一点也是看点,“王室包厢以掌声欢迎这些反俄冲突中的盟友,查尔斯三世国王向乌方人员行军事礼。”

乌克兰前线战事紧张,他们没有专门向英国派遣方阵人员,实在是前方吃紧,后方没法紧吃。如果为了面子,在英国阅兵式上一定要走出乌克兰军威和国威,派出经过严格训练的几十人仪仗队,怎么会出现顺拐的军人?我倒觉得,顺拐阅兵式,掉价是掉价了,但进一步证明,乌克兰是务实了,只要前方能打出乌克兰军威,阅兵式上掉掉链子,也不是什么大事。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没有加入北约,北约却接受了他们的方阵,这便有点先结婚后恋爱的味道,个中释放出来的信息,是不是比把目光盯住顺拐重要百倍呢?国王向乌方方阵行军礼,是不是比顺拐更顺地“拐”向了乌克兰呢?

象征、务实、凝聚,是伦敦二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重要特点,乌克兰方阵出现顺拐现象,是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真也。比起讲究整齐划一的某种美学,我倒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尊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