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周边依然人潮汹涌。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游客。


据当地观光从业者估算,现在在清水一带的游客中七八成是外国人,现场不时传来中文、韩语、英语等多种语言,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国界的联合国。


尤其是在清水坂与五条坂交会的那处街口,即使临近傍晚,仍有大量游客从山脚缓缓攀登而来,朝着清水寺方向前进,人流一刻未停,热度丝毫不减。


当天下午两点左右,天空放晴但气温却明显下降。相比前一日24.5度的舒适天气,当天下午三点时只有17度,略显寒意。


这种降温也悄然改变了游客的消费习惯:原本最受欢迎的抹茶冰淇淋和冰镇黄瓜不再热销,据了解销量锐减七八成。

取而代之的,是冒着热气、香味扑鼻的“牛肉馒头”——一种以牛肉为馅的热腾腾点心,成了新的“团宠”。


虽然当天天气虽冷,然而土特产商家的生意却格外红火,老板们都笑歪了。


一家手工陶器与传统工艺品店表示,现在来店的外国游客常常一出手就是五六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3000元)的消费,不少人更是直接把陶瓷、木雕甚至“武士刀”带回家做纪念。


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游客就花了1万3000日元买下一把“日本刀”,脸上满是笑意,连连感叹:“日本现在真的太便宜了,cheap!cheap!”仿佛还沉浸在“淘到宝”的喜悦之中。


不过在热闹的背后,也能察觉到一些不那么显眼的变化。

例如,清水寺附近的停车场在中午时段竟然还有不少空位——这在以往的到处抢车位的黄金周并不多见。


停车场管理人员分析,受油价上涨影响,越来越多游客放弃租车,选择从车站步行、搭公交或打车前往。果不其然,街头停靠和穿梭的出租车明显增多,但也在无形中加剧了道路周边的拥堵。


尽管天公不作美,清水寺当天仍开放至傍晚六点。游客们持续涌入,仿佛不愿就此结束这场假期的尾声。在这座古都的斜坡巷弄间,人们用脚步丈量历史,也用钱包表达着对“日本制造”的偏爱与赞赏。

那么这个黄金周,大家有去日本旅行了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