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贵州毕节等地天空突然变了脸。毕节黔西乌江百里画廊景区,四艘游船在恶风中翻了个儿。游客沈琳后怕,前一刻还晒得冒汗,转眼就狂风卷着冰雹砸下来。
景区岸边的大树被拦腰吹断,碗口粗的树干横在地上直晃悠。气象数据显示,当时化屋村自动站测出14级阵风,破了贵州风速纪录。
这风有多大?相当于强台风,能把屋顶掀飞,更别说江面上的游船了。
事发时水面在两山之间,峡管效应让风力更是猛上一层。
有游客说,从蓝天白云到黑风暴,前后就20分钟,风起来跟妖怪似的。船刚开出没多会儿,天就黑得像锅底,浪头足有两人高往船上拍。
女船长林大姐有三十多年驾龄,当时带着游客往滩上冲,船底蹭着石头才稳住。可旁边的船就没这么幸运,一个浪头过来直接倒扣,游客被压在船底。
为啥突然来这么厉害的风?
原来冷暖空气在贵州狠狠"掐了架"。暖湿气流带着潮气往上冲,冷空气带着寒气往下压,撞出个超级单体。
这种天气就像个"暴脾气",范围小却爆发力强,雷达回波紫得发黑。同一天,甘肃沙尘暴刮得人睁不开眼,广州也下起鸡蛋大的冰雹。
气象专家说,接下来副高和冷涡还要"打架",南方强对流天气要增多。有人问,天气预报没提前说吗?沈琳记得3号就报了暴雨,可谁想到风这么邪乎。
问题就出在强对流太"任性",说变就变,几分钟就能从3级风窜到14级。游船公司难道没预案?有游客发现,救生衣放在舱底,好多人没来得及穿。
再说这船,两层的游船在这么大的风里,就像片树叶漂在水里,根本扛不住。
事后统计,事故造成10人遇难,60多人送医,还有人至今心有余悸。咱农民都知道,种地看天吃饭,出门也得看老天爷脸色,何况是在水上。"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可这极端天气,光看老黄历不管用了。
现在手机上能看实时雷达图,可好多游客根本不知道要提前查天气。还有人觉得,就玩一会儿船,救生衣麻烦,没想到危险来得这么快。这次是贵州,下次可能是别的地方,强对流天气不会挑地方下。
农业上防倒春寒要抢时间,水上安全更要抢在暴风雨前面。船老大们都说,宁可停航一天,也不冒险开船,钱赚不完,命只有一条。我个人觉得,景区该在码头装个实时风速仪,风超8级就别让船出门。
再说游客,别光图玩得痛快,上船先穿好救生衣,比啥都强。接下来的天气还不省心,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随时可能冒出来狂风暴雨。
这种天气就像突然冒出来的"程咬金",打得人措手不及,得时刻绷着安全这根弦。现在大家都在问,怎么才能提前躲开这种极端天气?其实办法有,多盯着气象预警,别存侥幸心理,宁可等一等,也不抢一时。
天气无常,安全有常,提前防范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至于这次事故到底有没有别的隐情,咱先不说,单说这极端天气的教训,就得记牢了。